他是新中国第一批邮递员,用脚步丈量过绍兴的大街小巷…

2019-05-12 08:34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王薇/文 黄霄/摄

几天前,家住越城区鹤池苑的凌明煌前往平江路上的越城区人民医院看病,站在医院大楼往下望,看到几辆新能源投递车正在中国邮政集团绍兴市分公司进进出出,他不由地感叹了一声:“变化真大呀!”

凌明煌今年93岁,是新中国第一批邮递员。1980年退休前,他用脚步、用自行车,丈量着绍兴的大街小巷,将一封封信件、一张张汇票、一份份报刊杂志送到千家万户。

A 辛勤付出

被评为浙江省首批劳模

“7月19日早晨6时30分,十几部脚踏车飞一样踏进了火车站月台,等小伙伴们准备停当,从上海方面来的213次列车很快到站了。下车的旅客才刚刚检票,十几部脚踏车已经满载着邮袋飞奔而出……”

这是刊登在1959年7月29日绍兴某报刊上的一则新闻内容,当时的记者报道的是邮电局绍兴市投递小组24名投递员的故事,凌明煌是小组长,作为投递员,每天清晨,他们在接到从火车上运载而来的报刊信件后,就要马不停蹄地展开投递。

凌明煌是越城区城南街道任家塔村人,1946年,刚满20岁的他从田间地头走进了电信公司,成为一名电报员。1951年,绍兴邮政、电信合并,成立绍兴邮电局,从此,在投递一线上,凌明煌一干就是30年。

30年寒来暑往,凌明煌总是每天早上5点第一个到单位,开始投递分拣、整理等前期处理。解放初期条件艰苦,送报送信全靠双脚。从东街出来,往北走去洞桥,往南走向延安路,来回动辄一个多小时,凌明煌和队友们靠着双脚,将报刊、信件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有了自行车后,送信效率变高,但信件量也与日俱增。凌明煌记得,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因为汇兑业务发展,每天投送的汇票就有很多。同时,为了及时将党和国家的政策传播出去,当时的邮电局对于党报的投递时限也有着严格的规定。为了能够在每天上午11点前投送完各级党报党刊,凌明煌和队友们经常推迟吃午饭的时间。

有一天,凌明煌前往都泗门送信,骑车上坡时,正好与一辆农用拉货车相撞,被医院诊断为脑震荡。但没休息几天,闲不住的他又骑着自行车送报送信去了。

作为小组长,凌明煌也积极照顾着小组成员。每逢雨雪天,他总会在办公室里生好一个火炉,让投递回来的同事们取暖烘衣。夏天,他则在清晨起来烧好水,凉好了放在桌上。

1951年,因为工作表现突出,凌明煌被评为浙江省首届工人劳动模范。

B 细致负责

一封“死信”让父女团圆

30年投递生涯里,凌明煌记不清有多少封“死信”(因地址不清或无接收人等原因而投递不成功的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复活了,但有一件事情一直记在他的心里。

上世纪50年代初,凌明煌拿到一封从武康县(后并入德清县)寄来的信,上面写着“绍兴市大行桥步敍弄,交张X毛同志请转交莫宝华同志收拆”。信上没有写门牌,当时的绍兴也没有“大行桥”和“步敍弄”,凌明煌根据谐音猜测可能是大云桥和菩提弄,便挨家挨户去找,但几次无果。

按照邮政投递的规矩,这样的信件,只要盖上一颗“查无此人,退回原处”的印章即可,但凌明煌却不想放弃。他抽出空闲时间,专门拜访了一趟当地的居委会主任,主任告诉他,这里原本有一个姓莫的居民,但名字不叫“宝华”。

这条线索给了凌明煌信心,他写信给武康县的寄信人,对一些信息进行核对交流,最终,他找到了真正的收信人——一位名叫莫树堂的老人。原来,这位老人的女儿在抗日战争时期与家人失散了,抗战胜利后,老人通过各种办法寻找女儿,均无果,这封信,让失散了十几年的父女重新团圆了。

这件事让凌明煌一直很感慨。“我们这份工作,承载着许多亲人之间的联系,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都要认真仔细地把信送到。”

事实上,几十年的投递生涯里,凌明煌不停地感受到这份普通工作的意义,从他手上送出去的,有上级对下级的重要指示,有来自边疆的建设消息,有儿女给母亲的安慰,有妻子对丈夫的思念……

“我是旧社会的苦孩子,正是因为党和国家的关心,因为这份事业,让我感受到了幸福。”1954年,作为绍兴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凌明煌在发言时深情地说。

工作后,凌明煌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被评为浙江省邮电系统劳动模范,他所在的小组先后被评为红旗小组、县级(市级)先进集体等。

C 祖国巨变

耄耋之年倍感幸福

虽然已是耄耋之年,但凌明煌的健朗,让第一次见到他的人都会惊叹:耳不聋,背不驼,声音洪亮,步伐稳健。

凌明煌把这归因于年轻时每天健步骑行。采访时,他先去房间,把同样90多岁的妻子搀扶到客厅坐下后,又细心地为她整理了一下衣服。

“平时就我们两个在家,子女有空了就回来看看我们,不需要保姆,我自己能照顾她。”凌明煌说。

他的家约50多平方米,两居室,不大的空间里,客厅处的毛主席像、两口大的老式木制自鸣钟尤为显眼。

从泥土地里走出来,一辈子辛勤工作,如今能有这样安宁的生活,凌明煌直言很幸福。

退休后的凌明煌一直保持着深居简出的习惯,但每次走到家附近的延安路上时,他总会朝着宽阔的马路望上一眼,几十年前,自己用脚步丈量的小道,如今车流不息。

凌明煌说,1980年他退休的时候,自行车还是紧俏物件。30多年了,邮政电动车、邮政汽车、新能源汽车层出不穷,祖国的巨变让他感慨。

至今,凌明煌还保存着许多值得纪念的物品:两枚劳模勋章、1951年被评为省劳模时和其他劳模的合影、他作为投递小组长发表在报纸上的文章等,闲来无事,他都会拿出来翻看。

巧的是,他的大女儿和小女儿后来也分别进了电信和邮政系统工作,目前已经退休。“没有党的好政策,我们就过不了这样的生活。”凌明煌说。

来源:掌上绍兴原创   编辑: 施妍静
广告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