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木古井聚赵家

2019-05-15 09:52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全媒体记者  徐霞鸿

在诸暨市的东北部,会稽山脉西麓挂着一颗千年圣果,她就是赵家镇。

这是一个神秘的地方。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曾在此操练兵马,从此走上强者之路。

这是一个神秀的地方。那一片片古老而珍稀的千年香榧林,如人间仙境般的世外桃源,让许多人惊叹、神往,乃至流连忘返;那一口口斑驳沧桑的水井,见证了榧乡的变迁,并用独特的方式孕育着榧乡的未来。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清末农民起义领袖、太平天国后期名将何文庆的传奇故事从这里起笔;上海工人武装起义的领导人汪寿华在这里立下诤诤誓言;北大第二任校长何燮侯浸润着山泉的灵秀,从这里走向世界。

《在哪樱花盛开的地方》朱洪跃摄于赵家镇

人文奇秀

赵家镇,因赵姓人在此聚居而得名,又称“兰台赵”。清《暨阳兰台赵氏宗谱》载,赵家镇的赵姓,其祖先名叫造父,因善驾车,事周穆王,以功封赵城(今山西洪洞县赵城镇)。其子孙以封地为姓,始称赵氏,后在天水郡(今甘肃)发迹成为望族。今赵家镇赵姓人也是宋太祖赵匡胤后裔。北宋末年,因靖康之难,兰台赵氏始迁祖孟良,南渡到越地。开始,他们住在山阴柯山(今绍兴柯岩),后迁至诸暨,在会稽山南麓“平阳”地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村落,并以姓氏定名为赵家村。

而现存于赵家宗庙内的清《兰台古社碑记》,记载更为详细:“暨阳之东六十里,里曰兰台,有孟良公于南宋宝佑中(约1255年前后),自山阴柯山,负其祖父吉国公枢密使二柩,于檀溪之西,卜居守墓,特建土谷祠。”

为了纪念先祖功绩,元时,赵家曾改名为兰台。这位赵氏先祖,名叫赵忭,乃北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御史府又称兰台),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

26岁的赵抃进士及第,被任命为武安军节度推官,历任知县、通判等职。后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侫幸,竭力保护君子,人称“铁面御史”。宋仁宗时他第二次去四川做官,赴任益州转运使,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古琴和一只白鹤。他轻车简从,节俭清廉,以身作则,整顿了当地贪污腐化的官场恶习,官场风气大为改变。之后他任成都知府。宋神宗即位后召赵抃知谏院,知道了赵抃只带一琴一鹤上任的事迹,十分赞赏,在赵抃朝见自己时对他说:“听说你以匹马入蜀上任,只随带一琴一鹤,处理政事简略便易,也称职吗?”不久,他升任参知政事。

赵抃为官清廉,把成都治理得物阜民丰。卸任时,他的全部家当还是一张古琴和一只白鹤。当地老百姓听说这位一心爱民的父母官要走,合力为他建造了一处宅院,苦求他留下。赵抃便利用这处宅院办起了学校,并亲自主讲。百姓给他送了一块牌匾,上书“天水门第,琴鹤家风”以褒奖他为官两袖清风的高贵品质。

赵抃告老还乡后,写过一首《自题》诗,抒发自己从位高权重的位置退下来后的平常心:“腰佩黄金已退藏,个中消息也寻常。世人欲识高斋老,只是柯村赵四郎。”

兰台子孙为纪念先祖品德,启迪晚辈要像赵抃那样为人为官,就把“琴鹤家风”作为兰台赵氏家族传统的标志性门额。如今走进赵家镇赵家新村赵一、赵二、赵三、赵四自然村,在古色古香的老台门正门的门楣上,依然随处可见“琴鹤家风”这样的门额。

760多年来,在这样的绵厚家风熏陶下,兰台赵氏在此聚族而居,繁衍子孙。清宣统《诸暨县志》卷九载:“兰台里居民皆姓赵。人文秀出,甲于县东。”据不完全统计,兰台赵氏出过秀才70人,太学生、国学生108人;贡生20人、举人7人、进士1人。在清代,考上秀才及以上功名者,光宗耀祖不说,还能免除税赋和徭役。

因为读书人多,兰台赵氏向来家境殷实。一个例证是,仅赵家祖宗建造的深宅大院就有60座。当地有民谚,“要吃鱼吃鳖湖沿带;要住高楼大厦向赵带。”如今我们在赵家新村看到的明清建筑群“九十九间半”,以及晚清秀才赵荫国始建的“兰台世泽”,都是赵氏族人留下的宝贵历史遗存。

事实上,在赵氏到来之前,赵家镇的所在地,也早有先人居住。历史上,赵家一带就是越国古都大部的所在地。传说,越王勾践曾在此练兵。今天的我们,在会稽山脉第二高峰走马岗的那方大岩石上,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马蹄形的痕迹。

《采摘香榧》俞伟勇

古榧奇姿

赵家镇东南多山,峰峦相接,这些低山丘陵,统称会稽山脉。山脉的主脊,自东溪上谷岭,经走马岗、桃岭、越大山、五岫山至枫桥梓坞山等,它像一条巨龙卧在榧乡大地上,成为诸暨与柯桥、嵊州两地的天然分界线。

巍巍会稽,钟灵毓秀,孕育出了“木之奇者,有稽山之海棠榧桧”。香榧,是第三纪孑遗植物之一,出现在距今大约一亿七千万年的中侏罗纪。传说在2500多年前,有“西施巧计破壳尝香榧”的故事。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至会稽山,因“柀子”香气扑鼻,遂将它改名为“香柀”,故有“秦始皇御口封香柀”之说。

天下香榧出会稽,会稽香榧出赵家。“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香榧之乡”“中国首个香榧自然保护区”和“中国香榧森林公园”,这是大自然恩赐给赵家镇的诸多桂冠。据调查,赵家香榧已有13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而用其材、食其果的起始年代距今则更为久远。

作为千年榧乡,赵家镇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这里有香榧古树群126个,树龄百年以上香榧树3.7万余株,其中五百年以上的2.5万株、千年以上的2700株。古香榧树数量更是占了全国总数量的60%,是国内最大的香榧集聚地。

在赵家镇榧王村的那片千年古香榧林,我们邂逅了那棵1300多岁的“中国香榧王”。树高20米,胸围9.26米,覆盖面积500多平方米,因历经千年仍硕果累累,堪称古代良种选育和嫁接技术的“活标本”,2007年入选浙江农业吉尼斯纪录。

不远处的钟家岭仙坪山上,连绵成林的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香榧古树群。它们历经沧桑风雨,姿态奇异,气势壮观。雄榧树雄伟挺拔,雌榧树婀娜多姿,形成“鸳鸯树”“天鹅舞”“佛手树”“祖孙三代”等千姿百态之奇观。

从钟家岭出发,我们沿着香榧古道,漫步其间,可以感受千年榧树在成百上千年的岁月痕迹里呈现出的最原生态的自然风貌,宛如置身世外桃源。

这是一条上千年来从会稽山香榧产区采收香榧,运往香榧集散地枫桥,再销往全国各地的古道。如今,也是这条古道将会稽山脉的自然景观、人文遗迹、农耕文化、宗教文化、古村落、休闲农庄等资源串为一体。

古道区域内,奇峰怪石、峭壁幽洞、峡谷深涧、飞瀑流泉、茂林修竹,风光秀美,有走马岗、龙头顶、三坑湖、饮马池等景观,并建有香榧会馆、石牌坊、竹牌楼、赏榧亭等人工景点。一条横跨在赵家山水库上空的飞天大索桥,距地面150米,全长260米,堪称浙江省最长的索桥。站在上面,可尽览青山绿水之美。

虽历经千百年的风雨,会稽山古香榧群的保护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赵家人已摸索出了“以保护满足利用,以利用促进保护”的传承之道,还用创新的方式续写着榧乡的致富之道。

《丰收季节》常伟

古井奇韵

发源于会稽山上谷岭的黄檀溪,贯穿整个赵家镇,形似一朵巨大的牵牛花。山上日夜流淌着的溪泉汇集成黄坑水、纳西坑水、杜家坑诸水,至三坑口合流,始称上谷溪;上谷溪纳宣家山水北流,至黄四娘潭骤然下跌,形成瀑布,水声轰鸣,浪花飞溅,蔚为状观。又北流经太平桥、丁家坞,至丫溪口,汇合上阳溪和钟家岭溪,始称皂溪。北流至山口村,出山口村称为黄檀溪。经泉畈、花明泉至赵家,纳驻日岭、夏湖诸水,西流绕芦墓山,狮子尾巴至大竺园与白水溪会合,始称枫溪。枫溪与栎桥江会合,再汇入浦阳江,直下钱塘江。

丰富的水文化资源,是大自然对赵家镇的另一大恩赐。据统计,到上世纪30年代,赵家镇存有古井8000多口,1985年统计时还有3633口,如今仍留存1000余口,古井之多,世所罕见。

泉畈村是赵家镇古井最集中的村庄。在最近30年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中,许多古井被填埋,今天泉畈村的井灌核心区还有古井118口,或大或小,有的直径两米左右,有的一米左右;形状各异,有八角井、六角井、方井,也有圆井。井身用卵石砌筑,往里看,清澈明净的水倒映着蓝天白云,给人以静谧纯朴之感。

走进村中,家家户户的房前屋后触目皆井,可谓“有人就有井”;古井也密布于田陇山野间,可谓“有田就有井”。据说,泉畈村名即来源于此,取泉上有畈、畈中有泉、泉在畈中之意。

赵家镇有记载的古井,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朝,为“孝子”张万和在为父守墓时所筑。1300多年过去了,如今,这口位于赵家镇芦墓山的古井仍有汩汩清泉冒出。对喝茶用水稍有讲究的赵家村民,不怕路远,仍喜欢去这口古井里打水,古井边有亭,亭上题额,写有“芝泉亭”,水如亭名,甘甜芬芳,惠及后人。

更多的古井则是宋朝时留下的。泉贩、赵家新村两村毗邻,村民由何姓、赵姓两大家族构成。南宋末年,北方民族入侵,大批人口由今河南、安徽向东南沿海迁徙。移民的到来带来了中原发达的文化和科学技术,井灌便是其中之一。

赵家的井多是“拗井”,井边树一大木作“拗桩”,拗桩上粘着一根横木,像秤杆以提钮为中心分为长短不一的两端,一端绑以大石,一端连接“拗杆”,这些像秤的竹木架有一个古老的名字——“桔槔”。提水时人站在井口竹梁(木板)上,向下拉动拗竿,将拗桶浸入井水中,向上提水时借助杠杆原理,一桶水提起来可省力一半。

这是我国最早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工程形式,在战国时期已见诸记载。20世纪以来,这一古老的灌溉方式陆续在中国大地上消失,而赵家镇的一些村庄,至今仍然完整地保留着,是中国乃至世界保存最完整的、最古老的灌溉工程形式,是古代文明的一块活化石。2015年10月12日,赵家镇桔槔井灌工程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主政者说

赵家镇党委书记 杨学锋

林茂树古水墨榧林,钟灵毓秀人文荟萃,这里是拥有两个世界遗产(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会稽山古香榧林、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古井桔槔灌溉工程)胜景的赵家镇。

赵家镇将依托美好山水、美丽乡村、美食香榧,积极探索生态经济发展新路径,拓展农特产品产业链,融自然、人文、绿色等元素为一体,丰富旅游业态,做深“美丽”文章,打造独具风情的旅游特色小镇,进一步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地名说

以姓氏定名

据《诸暨市城乡建设志》记载:“赵家镇,原名檀溪乡。从丫溪口流经赵家镇至枫桥的溪流上游两岸,种有黄檀树,故名黄檀溪,乡以溪名。”

据传,北宋末,赵氏从山阴柯山(今绍兴柯岩)迁此定居,聚成村落,以姓氏定名为赵家村。元改兰台里,属长阜乡。清初,废里设庄,名下彦庄。民国以来,通称赵家,属狮岩乡。1945年,并东溪、狮岩为檀溪乡,乡政府设赵家。1985年,撤乡设镇,因镇政府驻赵家村,改名为赵家镇。1992年5月,实施撤区、扩镇、并乡,将梅岭、东溪2个乡并入赵家镇,遂成现今赵家镇。

风情园

何燮侯故居

曾任北京大学第二任校长的何燮侯,故居位于赵家镇花明泉村,建于1832年左右,距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2006年,被列为诸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幢两间一弄的两层楼房,依然保持着过去的木质结构,青石板、木刻悬梁都显露出较浓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气息。这个台门里不仅走出了何燮侯父子,还有何家的15名博士、13名硕士、38名本科生。

赵家拳棒

赵家拳棒历史久远,最远可追溯到唐末,由檀溪何氏一脉世代相传。

民国《暨阳檀溪何氏宗谱》记载,唐末宋初,泉畈村何氏始祖讳茂公被任命为吴越轻车节度使,从山东青川前来任职,尚武风气从此形成。清咸丰年间,泉畈村何文庆率众抗捐,组建“莲蓬党”,后又率部加入太平军、转战浙东。花明泉村建造武祠,外聘武师,使赵家拳棒偏重实战格斗的一面在不断的交流与碰撞中得到长足发展。

赵家拳棒主要出自花明泉村、泉畈村、山口自然村,俗称“三大房”。可惜山口自然村的武术在解放初失传,而花明泉村、泉畈村的传统武术却盛传至今。村民们忙时小练,闲时大练。其中,花明泉村把正月十五至廿三设为传统“庙会”,其时村民走村走乡表演“拳棒”。

编辑: 倪妮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