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见习记者 张峰 文/摄
俗话说“斤粮斤草”,产一斤粮食就会产生一斤秸秆,而收割下来的秸秆如何处理,一直是农民和环保部门头痛的问题。绍兴诺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回收的秸秆制成“秸秆草药”,既解决了秸秆处理难题,还增加了土壤的肥力。昨日,记者来到位于嵊州市甘霖镇农科所的几个试验大棚,一探“秸秆草药”的神奇之处。
(在使用过“秸秆草药”的土壤上(左),作物长势更好)
“这两块土地,前段时间同时种下小番茄,一块施用了‘秸秆草药’,另一块没有施用‘秸秆草药’。”负责试验田的是工作人员林淡,他指着两块土地说,经过处理的土地上,小番茄长势喜人,而没有经过处理的土地上,小番茄看上去病恹恹的。
记者看到,在这里种植的作物除了小番茄,还有玉米和水稻,每种作物都有对照组进行试验,种植效果与小番茄一样,种在处理过的土壤上的作物长势更好。
林淡告诉记者,就拿玉米来说,1月至5月是玉米生长成熟期,玉米收割后,土地会有5个月的“休耕期”,因为农作物的生长会消耗土壤中大量养分,使土壤肥力降低,必须通过休耕使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微量元素得到一定的补充和恢复,其间还要用化肥加速其恢复,等到11月份,再更换其他作物种植。但这就降低了土地的利用价值。“用了‘秸秆草药’后,土地只需要一个月的休耕就可以继续种植作物,原本只能种一季的玉米现在可以种两次,收成翻番。”
使用“秸秆草药”也非常方便,只见林淡拿起簸箕盛了一些“草药”粉末,来到一块已经开垦好的土地上,将其均匀地撒在土壤上面。
曾在北欧留学的王佳维博士是该改良剂的主要研发者。他告诉记者,每种植物都带有天然的土传致病菌,它与其他土壤菌构成了庞大的微生物“王国”,植物生长得好不好,与土壤里的微生物息息相关。
王佳维说,在国内,传统修复土地的方法除了施化肥,还有就是在种植一季作物后,更换抗病虫害的种子,但总是这样做,土壤就产生了“耐药性”。“我曾去嵊州一家香榧基地看过,发现土壤‘连作障碍’也很严重,如此下去,不仅香榧苗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土壤的营养也会逐渐枯竭。”
为解决这个难题,王佳维找到自己的老师共同研究该课题,用6年时间研发出这种可以改良土壤的“秸秆草药”,再用4年对其完善升级。
王佳维说,每年七八月份,也是大棚蔬菜的休整期,将“秸秆草药”埋入土壤中,在高温天气下,用塑料膜捂上3到4周后,土壤中的微生物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可以产生大量的有机酸,不但能够杀死土壤中的病原菌,还能改善土壤的肥力。“现在还在实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秸秆草药’的灭菌率达到95%以上。”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