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周国勇/文 章斌/摄
“绵绵后裔,诸姓同源。尧赐姒氏,衍生百余。饮水思源,诸族同心。今我子孙,拜谒先祖……”继公祭大禹陵典礼后,今天下午,2019年民祭大禹陵典礼在大禹陵前举行,姒氏、夏氏、楼氏等11个姓氏1600名大禹后裔相约从全国各地赶来,只为献上心香一瓣,共同表达对先祖大禹的纪念与崇敬。
今天的民祭大典,沿用古时最高规格的民祭典礼,共进行肃立雅静、击鼓撞钟、敬献花篮、敬献三牲、敬献五谷、献爵献酒、恭读祭文等14项仪式。
跟上午的公祭不同,下午的这场民祭除了程序更为复杂、用时更长之外,在典礼正式开始之前,还多了个迎宾仪式:所有参祭人员先行退场,再依次入场进到祭祀广场的指定区域,这是大禹后裔以自己特别的方式,向伟大先人致敬。
值得一提的是,仪式中还有一个名为“敬献圣水”的环节,它们分别是来自陕西的大禹后裔带来的黄河水,和来自江苏后裔带来的淮河水,南北两大流域的水代表了大禹治水“疏导百川”而“地平天成”,同样表达了后人对于这位治水英雄、华夏始祖的缅怀和崇敬。
正因此,整个仪式现场,所有大禹后裔始终盛装出席,始终保持着整齐队形,脸上洋溢的也始终是庄重、虔诚和激动。
来自台州的夏之风,曾在2016年参加过一次祭禹活动,这是他代表台州夏氏宗族第二次来绍参祭。“这次规模更大,给人的感觉更震撼,作为大禹后人,感到特别自豪。”这位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来绍寻访祖先踪迹的大禹后人激动地告诉记者。
不过,绝大部分大禹后裔,都是第一次参加祭禹。老家位于上虞的楼佳峰,是昨天凌晨从工作地宁波赶来的,“太幸运了,第一次参加祭禹就连续参加了两场,特别是这个民祭,让我对自己的祖先有了更多的了解。”
作为全国2位宗亲代表之一,首次前来参加祭禹的安徽池州市大禹后裔佘明如也感慨不已,“很激动也很感动,想不到绍兴市委市政府对祭禹如此重视,仪式比想像中的隆重得多。”他表示,回去后将跟世界佘氏宗亲联谊总会进行汇报,力争明年组织全球佘氏后人集体来绍祭拜。
“虽然身体很累,但心情很舒畅。”宁波包氏宗亲代表之一包卫东老人说,通过民祭,增进了我们同一姓氏之间以及不同姓氏宗亲之间的了解,有利于团结人气,共同发展,“特别是要学习大禹一心为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下,活动进行得非常顺利,效果也比预想得要好。”越城区稽山街道禹陵居委会党总支书记、浙江大禹文化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大禹第143代孙姒茂利说,举办首次大规模民祭目的就是让更多的大禹后裔来绍兴寻根问祖,同时通过凝聚共识,更好传承大禹精神、弘扬大禹文化。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