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陈乙炳
兰亭雅韵代代相传,离不开持续推进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这从第35届兰亭书法节专门安排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现场会的举动就可见一斑。
作为书法之乡的绍兴,书法教育工作做得怎么样?推动中小学书法教育迈上新台阶,我市还有哪些功课需要做?连日来,本端记者进行了调查。
(陈轲 摄)
一所乡村小学
因书法声名鹊起
4月10日下午,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现场会观摩活动走进越城区斗门街道辨志小学。学校面积不大,但布置很精致,处处充满着书香。围墙上印有多个书法术语,如“力透纸背、计白当黑”等,一个个古代名人学书法的故事也上墙“娓娓道来”。“思辨亭”内立一碑,阳面“百年辨志”四字由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题写;阴面“辨志简史”由该校校友吕山撰文,知名书法家朱非所书。
学校建有“十八缸”,方便学生在课间挥洒书写。每个教室的班级牌均由学生书写完成。300多字的辨志小学校史,被刻在12块牌上,挂在学校的前厅里,非常醒目,最后的落款共有9个人。“是我们学校9个孩子写的,许多参观者一开始都不相信。”该校校长张晓芳说。
辨志小学以书法办学,起步并不早,也就三年时间。该校专门成立有学生书法社团——春芽社,孩子从三年级开始练习书法,每天中午练习半小时。每周三中午,是全校老师的书法时间,“我们学校32个老师,个个都会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张晓芳说,全校600多名学生中,有500多人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书法都是我们的老师手把手教的,孩子们都没去校外培训过。”张晓芳自豪地说,下一步打算把家长也发动起来,让他们也参与到“爱书法、学书法、练书法”的氛围中来。
“辨志小学是一所乡村学校,因书法而声名鹊起,书法的魅力可见一斑。把这里作为此次书法教育工作现场会的观摩现场,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称。
(陈轲 摄)
许多初中学生
仍坚持书法培训
7岁的陈鋆是绍兴市元培小学的一年级学生,每周五晚上,他的父母都要带他去培训机构学习书法。他对书法的理解是,写字写得好,老师会表扬。“之前是我们自己在教的,学校很重视学生的书写,老师经常表扬字写得好的学生。上书法培训班是我儿子自己提出来的。”妈妈赵女士说,儿子班上已有10多个学生报了校外的书法培训班。
书法是绍兴市建功中学艺术教育的重点学科之一,去年该校被市教育局评为首批中小学书法教育特色学校。该校初二(10)班42位同学中,有23人现在依然坚持上校外的书法培训,并坚持课余时间练习书法。
“从小学就练书法了,每周坚持写3小时。”一名傅姓同学说,她对书法的理解是,书法可赏,一幅书法作品里一定蕴含着作者的气质、情感和审美,书法还使人静心,让书写者有足够的耐心去做好一件事,遇事不浮躁。该校一位老师告诉记者,她的儿子也是从小练习书法,从幼儿园开始,书法、乐器一起练,最后坚持下来的是书法。“书法,在遵守美学规律的同时,书写者有自己的创造之处,有自己的思维,所以我儿子从来不觉得练书法是枯燥的。”该老师说。
“来学书法的人确实越来越多了,毕竟这是人一辈子的事,是绕不过的。”绍兴某书法培训机构负责人姒女士告诉记者,其机构开办仅4年,目前有学员上百人,“以小学生居多,幼儿园的孩子和大学生也有来学。”她认为,书法被更多人推崇的背后,是书法地位的不断提升。
明年书法
开课率实现100%
“绍兴一直把中小学书法教育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和推进基础教育特色发展的重要品牌来抓。”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目前,在语文课或地方课程中,我市小学一至二年级每周安排2节书法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1节书法课;初中阶段,每周课内写字指导及训练时间不少于1课时;高中阶段,则设置与书法教育有关的选修课程或社团。
据统计,目前,全市已有近20所省级书法特色学校;全市95%以上中小学拥有至少1个书画社团;全市有近50%的学校配备书法专用教室,不少书法特色学校还特设师生练字室、师生作品展览室、名家名作鉴赏室等。各校现有书法专业特长教师170余名,其中九成以上是绍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去年出台的《绍兴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到,到2020年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将实现“专兼职教师配备率100%,书法专用教室覆盖率100%,学生教材征订率100%,书法开课率100%,书法社团开设率100%”的目标,将我市打造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中小学书法教育高地。
这份意见还提到,争取在三年内完成全市中小学书法教育“一校一室一社”的全覆盖,即全市每所学校至少有一个书法特色教室、有一个书法特色社团,使学生习字作品在校园随处可见、汉字之美到处流淌、翰墨之香飘满校园。
■新闻延伸
书法教育
如何“更上一层楼”
绍兴在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方面也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优势,更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绍兴的书法教育如何“更上一层楼”?这是我们以生活在书法之乡为傲的同时,需要冷静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问题。或许,我们能从昨日上午在绍兴召开的中小学书法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上找到一些答案。
“乌海市始终坚持‘不一定人人成为书法家,但人人可以喜爱书法;不一定人人都要以书法为事业,但却可以人人接受书法艺术熏陶’的书法普及理念。”内蒙古乌海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郭振莲提到,该市拥有人口55万人,常年习练书法的爱好者有10万余人,书法已成为乌海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城市最厚重的文化底色。
吉林省桦甸市副市长王莉说,该市在教师进修学校设置有专职书法教研员,负责全市小学书法教研工作;成立书法教研室,安排一名中国书协会员担任主任,从基层选拔3位书法水平和教学能力较高的教师担任书法教研员。“我市已累计投入400余万元,用于书法教室建设和配置最先进的信息化教学设备,并为学生免费配备笔墨、字帖等书法用品,确保学生无需携带工具即可到书法教室上课。”王莉说,2017年该市专门投资5000余万元建设面积2500平方米的汉字体验馆及书法艺术馆。此外,该市还制定了书法特色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将评估结果纳入各项年度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