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晚报-掌上绍兴客户端记者 翁佳美 文/摄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可随着抗战的推进,国民政府反共情绪在暗地里日趋高涨:监视、密捕、暗杀……试图将中共精锐一网打尽。
1938年12月,西安事变爆发。“速来西安”,周恩来、叶剑英随即电令诸暨籍宣传大将宣侠父,由其出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主任。“一张嘴巴能抵得上二百门大炮”的宣侠父很快出现在西安。
一日,宣侠父在西安城中发表统战宣讲,几条主干道被爱国群众围得水泄不通。几辆车子被拦在人群之外,车中人正是国民党军政要员张毅、葛寿芝及蒋敬文。看着宣侠父不断聚拢民众,他们的脸色愈来越铁青……
电视剧《密查》就从这样的风云诡谲中拉开了序幕。
■ 剧情
“宣侠父失踪悬案”
引出权谋罗生门
近期在浙江教育科技、湖南经视、江苏综艺等频道热播的电视剧《密查》,改编自著名军旅作家马营的小说《密查1938》。该剧集结郑凯、邓莎、于荣光、连奕名、于晓光、龚蓓苾等一大批“老戏骨”和优秀青年演员。剧中主人公武仲明要介入调查的案件,正是轰动历史的民国第一绑架悬案“宣侠父失踪案”。
《密查》的开播,让诸暨革命先烈宣侠父的名字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宣侠父虽非该剧主角,但之后的一切剧情,却皆因他而起。
剧中的宣侠父是中共将领中最厉害的“铁嘴”,是令国民党西北行营最头痛的人。随西北军西征甘肃;襄助上海“左联”;联络冯玉祥成立抗日同盟军;在西安各大国民党军营中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连蒋介石嫡系军队大将胡宗南都因受其影响而有离开蒋介石的可能……凡此种种,令蒋介石“忍无可忍”。1938年4月的某天,蒋介石下达指令:密裁宣侠父。
“切不能贸然动手,制裁宣侠父是政治需要。”经过多日蹲守,执行密令的国民党特务强将宣侠父绑架。宣侠父高声怒骂后死于特务绳索之下,并被抛尸荒野。牺牲时,年仅39岁。
剧中讲到,在当时混乱的西安时局中,利益集团各有算计,宣侠父一案激起千层浪,逐渐引出权谋的罗生门。迫于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形势压力,国民党只得成立破反专署,调查宣侠父失踪案。共产党潜伏特工武仲明就任破反专员,一段“密查”故事也就此展开。
■ 历史
让蒋介石数番震怒的“黄埔怪杰”
令蒋介石如此忌惮的宣侠父究竟何许人也?
记者查阅历史,找到了影视剧之外更有血有肉、坚韧真实的宣侠父。
(宣侠父侄子宣韩向记者介绍烈士事迹)
1899年,宣侠父出生在诸暨湄池长澜乡(现诸暨市店口镇侠父村)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后以优异成绩赴日本北海道大学攻读生物学。因在日本参加革命活动,宣侠父被遣回国,不久即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4年,25岁的宣侠父成为黄埔军校一期学员。他诗文俱佳,善于辞令,本颇得校长蒋介石赏识,但在开学典礼上,蒋介石训导学生振振有词,宣侠父便直言不讳:“蒋介石像个新军阀。”此举让蒋介石心存芥蒂。蒋初任校长期间,立场忽左忽右,宣侠父又愤而写就报告递交黄埔军校特别党部,他认为,孙中山的意思是要以党治国、以党治军,而不应以枪指挥党。多番“固执己见”,宣侠父彻底触怒了蒋介石,遂被开除学籍,成为名噪黄埔的最“牛”肄业生。
大革命期间,受李大钊派遣,宣侠父前往张家口冯玉祥部做政治宣传工作,就此开创了共产党在国民军联军中政治工作的新局面。此后的几年,他在兰州创建了甘肃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又帮助甘南藏区人民结束了封建军阀的剥削和压迫。随后,他襄助上海“左联”,又支持冯玉祥建立抗日同盟军,又以记者身份写就红军长征的真实报告,再奔赴全国各地宣讲抗日统一战线。一大批国民党将领都在统战谈判中领教了宣侠父的厉害,这令蒋介石十分不悦。
西安事变后,宣侠父赴西安工作。蒋介石授意顾祝同、宋希濂等宣侠父的老同学对其利诱;蒋介石身边红人胡宗南待宣侠父为上宾,用高官厚禄拉拢;西安“老大”蒋鼎文甚至劝其去法国深造……宣侠父一一严词拒绝,他说:“要我当国民党的官,去做不利共产党的事,我可做不来。”
软硬不吃的宣侠父成为蒋介石眼中不得不拔的“钉子”,最终倒在特务绳索之下。这其中的权谋秘密,直到1951年才真相大白。
■ 踪迹
诸暨长澜老街寻访“红色侠父”遗迹
3月8日,记者驱车前往宣侠父故居所在地——诸暨市店口镇侠父村长澜老街,探寻“侠父”遗迹。随着电视剧《密查》的热播,村民追忆先烈的气氛格外浓厚。
有村民告诉记者,几乎每天晚上6点半,他们都会守在电视机前“追”《密查》,“只可惜,《密查》剧情以发生在西安的故事为主线,没能来到侠父村的宣侠父故居取景。”
宣侠父故居位于长澜老街中心,于2017年修缮完毕,面向大众开放。管理员宣韩每天早上都会准时开启故居大门,等待各地游客到访。驻村干部何玉凤告诉记者,81岁的宣韩正是宣侠父的亲侄,从地质工作岗位上退休后回到老家,得知伯父的故居将成为历史文化景点,就主动请缨当“守护者”。
宣韩领着记者来到挂在墙上的宣侠父相片前,照片里的宣侠父与眼前的宣韩眉眼间很是相似。“伯父去世多年后我才出生,但我从小就知道,我父亲与伯父兄弟情深,上世纪20年代末,国民党特务一直在找休养中的伯父,是我父亲接济了伯父一家。我父亲因病去世后,我和姐姐一直生活在江西。1954年,我伯母(宣侠父妻子金玲)通过登报等方式不辞辛苦找到我们,带我们回到浙江并一手培养我们。”宣韩说,伯父一家对自己的成长有莫大帮助,“伯父生前为自己写过两句诗:‘健如奔马拙如牛,奋斗廿年未得休’。他是一个宁折不弯的革命家,为建立抗日统一战线竭尽全力。我想他的遗憾大概是,在抗日战场硝烟正浓的时候,没能牺牲在对日作战的沙场上。”
宣韩说,伯父的故居自2017年3月开馆以来,已吸引来自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浙江省委党校等单位的上百批客人,成为绍兴市、诸暨市红色教育基地。为配合故居建设,近年,镇村还联合打造了“红色侠父”历史文化旅游区。
这一红色旅游区建设的背后,有一个人的努力值得一提。
2011年,王祖海初任侠父村党支部书记。宣侠父烈士纪念日当天,镇上的学生到老街上祭奠宣侠父,当时的侠父故居破败不堪,孩子们只得将鲜花摆放在门外。“不能让宣侠父的形象慢慢淡出人们视线。”王祖海随即征求各方意见,着手筹备故居修缮事宜。
为展现最完整的宣侠父形象,在故居动工前,王祖海花了两年时间,陆续跑遍甘肃、西安、上海、台州等侠父足迹地,到各地党史馆“搬”回有关宣侠父的历史,与宣侠父后人建立密切联系,将所获内容加以整理,集中陈列。
“作为侠父的家乡人,我们理应这样做。”王祖海说,今年恰逢宣侠父诞辰120年,镇、村还将完成两桩大事:一是出版一本宣侠父传记,二是与西安等四地联动,举办一场大型纪念活动,留住这一珍贵的红色记忆。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