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稽山公园又一村的荷花池在绍兴本地论坛引发关注。在一位网友发布的帖子中,池中心竹筏上的白色布景看起来有些扎眼,不少市民留言询问:“这白色布景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看起来有点凄凉?”“这是什么风格?”“这上面拍出来是什么效果?有美女帅哥会去拍吗?”……

现场直击:
满池浮萍,略显萧瑟略显萧瑟
今天(11月9日)下午,越牛新闻记者前往稽山公园实地探访,走近荷花池便看到,水面被枯萎的荷叶枝干与绿色浮萍大面积覆盖,视觉上显得杂乱。池中共有两艘竹筏与一艘乌篷船,其中右侧竹筏和乌篷船已被浮萍紧紧包围,靠近才能看到船身轮廓;池中央竹筏上悬挂的白色帷幔,搭配周围有些萧瑟的秋冬景致,确实如部分市民所言“显得有些凄凉”。

“我住附近,夏天几乎天天来散步。”正在一旁长廊休憩的王大叔告诉记者,荷花盛开时,这里是公园内的“网红打卡点”,经常能看到穿着古装的年轻人在竹筏旁拍照,但随着荷花凋谢、雨水增多,浮萍疯长,原本的美景逐渐失色。“现在来拍照的人少了很多,路过看着确实有些杂乱”。

乌篷船右侧竹筏
现场多位市民也表达了类似看法,同时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清理浮萍、维护布景,让荷花池景观恢复往日的雅致风貌。
官方回应:
系国风影视拍摄基地布景
“尴尬期”导致观感不佳
越牛新闻记者就市民疑问联系了绍兴水城旅游(环城河、内河)公司。该公司资产经营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荷花池内的竹筏、乌篷船等置景,与一墙之隔的茅草屋同属于“稽山越影”国风文化影视拍摄基地的组成部分。
据介绍,该基地于今年五一黄金周正式投入运营,核心打造了草庐、篱院、纱幔、竹筏、秋千乌篷等多个古风场景,且签约了专业灯光设备和合作摄影师团队,主要提供古风写真套餐服务。(越牛新闻今年4月曾报道:绍兴稽山公园惊现古风场景,有剧组拍大片?)
“为了让来年荷花长得更好,我们一直采用自然沉底的方式,让枯萎的荷花充当肥料。但今年天气偏热,荷花沉底速度比往年慢。”该负责人坦言,目前正处于荷花凋谢后尚未完全沉底的“尴尬期”,池面会比较杂乱。物业公司也在定期清理浮萍,但难以跟上其生长节奏,后续将增加清理频次,待荷叶完全沉底、浮萍清理后,水面会恢复整洁。
对于网友提出的竹筏上白色帷幔“显突兀”,负责人表示,原本帷幔上印有书法图案,作为古风造景的一部分,但经过长期雨水冲刷,书法字迹已淡化,导致帷幔显得“光秃秃”。“这款帷幔是麻质材料,重量较大,每次拍摄拆装不便,所以日常一直保持悬挂状态。”负责人表示,拍摄团队也会定期更换新的帷幔,以提升景观整体协调性。
网红打卡点流量“退潮”
景区该如何破局
“稽山越影”项目于今年五一黄金周启动,凭借古风场景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但负责人也坦言,随着新鲜感褪去,目前的客流量已有所回落。“我们也在积极思考,如何让这个项目保持长久的吸引力。”
事实上,这并非“稽山越影”独有的困境。近年来,各地网红打卡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大多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初期依靠单一特色爆点快速引流,短期内热度消退后便陷入冷清。越牛新闻记者咨询业内人士了解到,网红打卡点难以实现“长红”,核心症结在于缺乏持续的内容更新、精细化运营管理与深度文化体验。
“很多打卡点只注重‘颜值’打造,却忽视了体验感与创新性的提升”,该业内人士指出,网红打卡点要实现长期运营,需重点做好几方面工作,首先要定期维护与更新,针对景观损耗、环境变化及时调整,避免游客产生“视觉疲劳”;其次要丰富体验场景,突破“仅能拍照”的单一属性,结合文化内涵推出主题活动,增强游客参与感;此外还要强化文化赋能,深度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将景观与绍兴水乡文化、书法文化、越剧文化等结合,打造具有独特辨识度的文化IP,而非单纯复制通用“网红元素”。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