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随着气温骤降
心脑血管疾病进入高发期
出现这些症状就要当心了!
↓↓↓
记者从绍兴市中心医院了解到,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等科室门诊量与住院人数均显著增加,部分病区床位持续爆满。医生提醒,低温刺激血管剧烈收缩、血压攀升,叠加感冒及肺部感染高发,正加剧心肌梗塞、心衰、脑卒中、脑出血等急危重症的发生风险,需高度警惕。
在绍兴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候诊区,等待就诊的患者比平日增加了不少。据该科室副主任医师王黎介绍,近期心内科与神经内科门诊量增长约30%,心内科病房额定床位51张,实际收治患者最多时超过60人,处于持续满床状态。急诊科及神经外科亦反馈,因心脑血管急症入院的患者数量显著攀升,就诊患者中,不少人在气温变化后出现剧烈头痛、胸闷、心悸、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者甚至突发言语不清、单侧肢体无力等脑卒中前兆。

为何降温会成为心脑血管的致病因素?王黎解释,低温环境下,人体血管会剧烈收缩,导致血压短时间内快速升高,直接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肌梗塞、心衰等心脏疾病。患者可能感到胸部压迫感、呼吸急促,甚至出现心绞痛症状,同时伴随剧烈头痛、胸闷、心悸等不适感。血管收缩还会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提升脑卒中、脑出血等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概率,患者可能出现突然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或视力障碍,这些症状往往突然发生且进展迅速,需立即就医。此外,冬季感冒及肺部感染高发,这些呼吸道疾病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成为心衰发病的重要诱因,患者可能伴有咳嗽、发热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图片来源:新华社
值得注意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并非老年人“专利”。王黎在门诊中发现,近年来中青年患者比例上升,有的年轻患者仅30多岁就出现明显头晕、视物模糊等高血压症状,甚至因突发胸痛就医。这与年轻人熬夜、高盐饮食、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气温骤降时,血压波动更明显,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寒潮来袭,心脑血管健康面临严峻考验。王黎呼吁公众关注身体信号,科学防护。建议慢性病患者务必按时服药,并增加随访频率,由医生评估调整治疗方案。中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保暖,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外出锻炼。此外,若出现持续胸痛、呼吸困难、肢体麻木、言语障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争取黄金救治时间。
(越牛新闻综合笛扬新闻)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