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绍兴市文化馆百姓剧场外早早人头攒动,不少观众手捧《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翘首以待。
当晚7点,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博士生导师康震教授莅临绍兴,开启一场以“一蓑烟雨任平生:苏东坡的诗词与人生”为主题的讲座,共同领略东坡先生旷达的人生境界。
越牛新闻记者来到剧场时,场馆内早已座无虚席,后续添置的座椅也被热情的市民坐满。连过道上都是席地而坐的市民,最后一排更是贴墙站满了人,只为聆听这场讲座。
本次讲座由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绍兴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绍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绍兴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研究的资深专家,康震教授深耕多年,成果斐然,并长期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等知名栏目的文学顾问及点评专家,其渊博学识与富有感染力的讲述风格广受赞誉。
讲座中,康震教授通过苏轼不同时期的诗词作品,勾勒出这位文豪“寻常又不寻常”的一生。“苏轼的生活并非尽是‘大江东去,浪淘尽’的豪迈,更有其平凡日常的烟火气。”他在讲座中指出,即便身处贬谪逆境,苏轼亦未沉溺悲愤,而是积极融入当地生活,以豁达之心体味并记录点滴。
他进一步阐释:“文学也是一种疗愈,它能助人走出困境,寻得心灵的出口。”康震教授以黄州时期的苏轼为例,结合《临江仙·夜归临皋》等作品,生动讲述了苏轼以诗词自勉的乐观心境。一句“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更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东坡身处困厄仍对生活怀抱炽热情怀的精神风貌。
近两小时的讲座中,康震教授深入浅出地解析了苏轼诗词蕴含的哲理与情感,现场观众凝神屏息,不时报以如潮掌声。“康震教授让我认识了一个更立体鲜活的苏轼,他才华横溢,更在逆境中展现出非凡的坚韧与乐观。”现场观众胡先生感慨道。
互动环节气氛热烈,观众踊跃提问,不少小朋友也积极举手参与。康震教授耐心细致地一一作答。一位小朋友问道:“苏轼被贬那么多次,为什么还能这么乐观呢?”,他风趣地解释,这正是苏轼最了不起之处——虽历尽坎坷,却始终保有赤子之心,以诗意的眼光观照世界,用幽默与智慧化解人生困境。
讲座虽已落幕,许多观众仍意犹未尽,聚在场外交流心得。不少人手持《康震诗词课:苏东坡12讲》排队等候康震教授签名。在签名队伍中一位负责诗词进校园项目的周老师表示:“康震教授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解读苏轼的诗与人生,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古典诗词的永恒魅力。”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