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越牛新闻开启全新企划「越牛 FUN 肆局」,由四位小编探寻绍兴这座城市里最“FUN”的角落。
入乡随“服”以身入画,这两年,国风旅拍作为一种旅游新体验,已经成为很多人旅游的必打卡项目。北京天坛祈年殿前的格格小主,洛阳应天门外的唐宫贵妃,泉州蟳埔村蚵仔厝旁的簪花姑娘,敦煌鸣沙山下的飞天少女……如果来绍兴,你会选择选择哪一种传统服饰?来看看「越牛FUN肆局」的小雨花300元开的变装“盲盒”,也许会给你些许灵感。
↓↓↓
绮户朱阁入画、罗衣裙裾飘飘、轻舞团扇遮面、繁花娇容相映……三月的绍兴,格外养眼。走在古街小巷,能邂逅一批又一批身着传统服饰、妆容精美的年轻人,仿佛“穿越”而来,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绍兴囡”都忍不住想要加入。
绍兴古城2500多年历史,春秋战国成为越国都城;秦汉之时称“会稽郡”为天下名郡;晋室南迁,曲水流觞传雅韵;唐兴文脉,浙东诗路汇群贤;宋赐府名,科举鼎盛冠江南;明清士如鲫多,才情义侠......似乎选哪个朝代的服饰都不“违和”。
随机找了一家评分不错的古风体验店,店主老姚很是热情:“战国袍最近火得很,推荐你去越王台拍,照片会很有宿命感。”老姚一边介绍着,一边开始帮我挑衣服,“前两天新闻不是报了,百草园遗址发现战国遗迹,还有去年的稽中遗址,咱也赶一回时髦。”
老姚选了一套红色的给我,腰带和衣襟上有绣有精致的花纹,“其实历史上并没有‘战国袍’这种说法,这是‘直裾袍’,所谓‘直裾’,是衣襟由左边绕过胸前再到右边垂直而下,下摆是竖直的,袍在身侧,用腰带固定。”为了表达自己的严谨,他再三强调:“别听我讲得一套一套的,我们这边的衣服大多改良过,并不一定符合史实,仅供拍照娱乐。”
换完衣服就是长达一个半小时的装造,在此期间,店里各朝“公主”进进出出,很是热闹,“天暖起来了生意就好了,化妆化得我手都酸。”化妆师转动了一下胳膊,“一天能经历好几个‘朝代’,有的会上午下午做两种装造,主打一个不白来。”
踏出店门口的瞬间,春风将宽袖鼓成绛红色的帆。我试着走了两步,战国袍衣身虽宽松,但有腰带在,走起来会呈现出“入”字形的动态效果,颇有摇曳生姿的美感。
我从未没感受过如此高的回头率,很多人跑过来要跟我合影,有一个嘉兴小男孩问我:“姐姐,你穿的是哪个朝代的衣服?”“这是战国袍,你有听说过越王勾践的故事吗?就是差不多那个时候。”
一对上海情侣和我合影后 又拍了一张拍立得送给我
行至越王台,“宿命感”在踏上台阶的那一刻拉满,越王勾践的历史事迹余音绕梁,亭台楼阁边的松柏万古长青。
长达500年的时局动荡,思想与文化也在金铁交鸣的征伐中激荡融合,也只有这样的时代才能诞生这样满载宿命感与破碎感的服饰。而当我们以当代审美重新织就传统经纬,历史便不再是沉睡的典籍,就像那一刻系在我腕间的赤丝缨络,正随风轻叩着两千年前的月光。
这一次的拍摄也彻底勾起了我对于战国袍的好奇心,我所身穿的,与历史上战国时期的到底有哪些比较大的改动?
“首先材质就不一样,现在很多用的棉布材料,在战国时期,棉花还没传入中国。”绍兴文理学院蔡元培艺术与设计学院服装系专任教师雷文广告诉我,“我们现在所看到战国袍多是还原战国时期贵族男女所穿着的服饰,普通老百姓不会穿这么宽大的衣服,因为不方便干活,一般是麻衣。战国袍则多用丝绸,当时的织造技术已经相当发达,面料上的图案和纹理都十分精美。”
雷文广看了我身穿战国袍的照片,点了点袖口和腰间的花纹:“绍兴目前没有战国时期服饰方面的文物出土,很难确认说当时越国的服饰具体会有什么图案。我们可以从器物纹样装饰上参考,越国比较崇拜鸟和蛇,因此有可能,那个时期会有这两种动物的刺绣。”
伎乐铜屋 绍兴306号墓出土 柱顶塑有飞鸟
(图源绍兴博物馆)
鸟首兽身纹青铜附耳盖顶 鼎身饰以鸟兽纹样
(图源绍兴博物馆)
“战国时期越国的战国袍与其他地方有什么区别缺乏实物验证,如果要了解战国时期主流服饰的形制,我推荐给你一本书。”绍兴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周一农推荐的是沈从文撰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被誉为“古代服饰的奠基之作”。在第16、17、18章,沈从文用大量的考古文物,论证了战国时期的服饰。
比如在第16章,沈从文提到了琉璃珠和带钩。战国时期的衣服特别大,用带钩钩起来,方便行走。沈从文在书中写到:“相传为赵武灵王仿自西北部游牧民族。汉代人称之‘帅比’或‘犀比’,社会流行一时。以至于俗语有‘宾客满堂,视勾各异’的记载。”
沈从文还重点描述了江陵马山楚墓出土的服饰,马山楚墓是中国在20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掘之一,墓主人是一位地位显赫的贵族妇女,她的服饰复原展示了那个时代的独特风采。其中最著名的一件衣服叫“对凤对龙纹浅黄绢面绵袍”,沈从文认为,这件衣服是典型战国时期的服饰。现在流行的战国袍,多数是依据马山楚墓出土服饰实物进行的改良设计。
“这是中国考古史上第一次发现的大幅面战国锦衾,罗纱光洁轻薄见孔,如此美仑美奂的艺术精品,如果只凭想象,是难以表达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创造力的。”越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钱入深说,“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各地来往频繁,像绍兴人熟知的范蠡,其实是河南人。在相互往来的过程中,服饰自然也会有借鉴与融合。”
我还在为未能探究到越国真正的战国袍样式而感到遗憾,几位专家却给出了意想不到的答案:“在专业领域,我们要保持严谨。但从文化传播的角度讲,当身穿战国袍成为一个流行文化现象,你穿上了,你可能就喜欢了,你喜欢上了,就会想要了解,你越了解,也会带动身边的人了解与喜欢,又何必一定要时刻执着于,是否百分百还原了呢?”
我回想起自己穿着战国袍走在老街上,迎面而来身穿襦裙、曲裾、比甲、披风、马面裙、圆领袍等不同服饰的女士,那些执着于考据的学者,与沉醉于古风扮相的游人,何尝不是在用不同的方式触摸历史?外来的潮流裹挟着新兴的风尚翻涌不息,而深埋在我们血脉里的文化基因,终会在某天随着衣袂的摆动悄然苏醒。
撰稿 | 小雨
编辑 | 李李
主摄像&剪辑 | 徐烨飞
副摄像 | 周琦炜
美编 | 粥粥
「越牛 FUN 肆局」是由四位越牛小编晨晨、小闪、姜饼人、小雨组成的团队,致力于找出绍兴最FUN的角落、打卡最FUN的体验。如果你也有好地方、好故事想要推荐,可以点击话题#绍兴最FUN的角落爆料,一经采用,我们将送出礼物。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