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启用两月纪实

2025-03-06 16:34  

©原创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前言

春风漫卷新芽醒,号角催征蓝图生。声声春雷恰似时代鼓点,唤醒希望,开启发展新程。在这万物竞发的春日时节,"新春第一会"擘画发展长卷,"两会"强音激荡奋进豪情,激励着全市各行各业踏上新的奋进之路,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时代大潮中,以拔节之势向着更高目标勇毅前行。

自2024年12月30日试运行、2025年1月9日正式启用以来,绍兴市人民医院镜湖总院启用已满两个月。医院整体运行顺畅,明亮温馨的环境、专业敬业的医护团队、高效通畅的诊治流程、先进的高新设备以及创新的“互联网+”医疗服务模式,实现与昌安院区“管理一体化、服务同质化、学科差异化”协同发展。

这座崭新的医疗地标,正以蓬勃之姿,迅速融入绍兴医疗体系,带来全新的医疗服务面貌与生机活力,与绍兴城市发展的澎湃节奏同频共振。

统筹谋划  亮晒比拼

擘画医院全年发展蓝图

春风化雨润杏林,镜湖扬帆启新程。2月5日春节假期后,绍兴市人民医院紧锣密鼓地召开了新春工作部署会、临床医技科室的“晒目标、亮举措、拼干劲”院科两级集中会谈、职能处室述职大会、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会、研究型医院建设工作动员部署大会、六届四次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六届五次会员代表大会、党建纪检暨作风建设工作大会、医师大会、护士大会等,结合医院三个“一号工程”总体部署,医院党委高规格布置全年工作,统一思想、凝聚合力,以“满格”的干劲跑好新年“第一棒”,擂响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战鼓。

开年来,医院整体工作亮点频现、喜报频传——荣获绍兴市2024年度“图强争先”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市直卫健系统2024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一等奖单位。党委书记丁新安入选“挺膺担当、六干争先”赛比活动先锋榜,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车焕永荣获绍兴市2024年度“图强争先”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

构筑高峰  精进技术

推动医疗科研协同攀升

两个月内,镜湖总院门诊就诊量已达十余万人次,急诊科接诊两万余人次,急诊抢救室入抢百人次,120镜湖分站总出车400余车次。产科自整体搬迁至镜湖总院后,在短短两月里平安诞生了近百名可爱宝宝,凭借着实力与温暖,在“小红书”等社交网络平台收获了好评不断。

双院协同效能跃升

资源整合再攀新高度

以“一院两区”模式为基础,目前,镜湖总院与昌安院区实现了‌设备共享、‌流程优化、‌学科联动、资源共享等高效整合。镜湖总院配备的绿色精准光子计数CT、复合手术室等高精尖设备,为疑难病例诊疗提供技术支持‌;双向转诊机制确保急危重症患者优先救治与资源合理分配,显著提升住院患者转运效率‌;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以及省内外名医团队工作室入驻、院内名医工作室技术下沉等方式,进一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医疗协同发展新格局‌。

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专科医联体合作签约仪式在镜湖总院举行,首批合作的学科包括肝胆胰外科、肛肠科、肿瘤内科、放疗科与病理科,有力助推肿瘤医疗的全面突破。

CACA指南中国行第一站(绍兴站)学术巡讲在镜湖总院举行,与中国抗癌协会培训基地建设的签约,标志着绍兴市人民医院肿瘤防治工作又迈上一个新台阶,基地将为区域内肿瘤医务工作者提供肿瘤防、治、康相关培训,不断提升肿瘤规范化临床诊治水平,与我市其他医疗机构共同推动肿瘤防治事业发展。短短两月,绍兴市人民医院与京、沪知名院校开展专科合作、赋能专科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手术机器人领航未来

智能医疗步入常态化

镜湖总院配置了全球领先的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等设备,在这些高精尖设备的加持下,正在不断赋能医院外科微创技术跨越式发展。

——2月8日,肝胆胰外科在鲁葆春副院长的带领下,顺利完成绍兴市首例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胰腺手术,让绍兴外科医学迈入了机器人时代。

——2月26日,肝胆胰外科又顺利完成首例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肝脏肿瘤切除手术,目前已常态化开展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胰腺、肝脏等微创手术。

——2月11日,泌尿外科学科带头人潘寿华团队成功完成首例机器人辅助下前列腺癌根治术。

——2月16日,肛肠科应晓江主任团队完成绍兴市首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

2个月内,肝胆胰外科、泌尿外科、肛肠科等科室已相继独立完成‌手术机器人胰体尾部切除术、肝脏肿瘤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结直肠癌根治术、腹膜后肿瘤切除术‌等高难度术式17例,精准化、微创化优势显著,大幅缩短术后康复周期,为广大患者带来了更精准、更高效的治疗新选择。

专科门诊创新布局

精兵强将铸学科高地

临床创新布局,提升就医体验。医院以精兵强将之力,在疑难病症诊治上屡破难题,以疾病种类为导向,进行精细化整合区分,为患者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胸外科喻光懋副院长领衔的‌“肋骨创伤骨折”团队‌获批首批浙江省“小而强”临床培育创新团队,聚焦肋骨骨折微创治疗与快速康复体系优化,设立“肋骨创伤骨折”专病门诊,提供一站式诊疗服务,包括:初诊咨询、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及后续随访。推动创伤外科向精细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团队建设成果进一步强化了医院在区域胸外科领域的引领地位‌。

在疾病诊疗道路上,学科探索并未止步于此。精准评估、搭建多学科协作平台、引入国家顶尖诊疗合作项目平台,磨砺各类先进技术手段,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科学、安全、高效的治疗服务。

心血管术式跻身前列

内外协同树行业标杆

——镜湖总院启用以后,心血管内科常栋教授团队率先应用最新‌高精密度标测导管(OCTARAY)联合智能温控超高功率消融导管(QDot)‌,完成射频消融手术,成为全国首批应用单位及浙江省首例成功案例。应用脉冲消融技术和心脏三维系统为房颤患者成功施行手术,系目前国际最新的房颤消融技术。团队还受邀参与全国房颤超高功率射频消融手术直播演示,技术操作规范性和创新性获国内同行高度评价,标志着医院心脏电生理领域迈入国内顶尖行列‌。

ECMO支持下冠脉支架植入术,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了新的生机;零射线导管消融术,压力线性脉冲导管房颤消融术、超高功率消融等,为高龄、体弱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精准的治疗选择;左束支区域起搏,为起搏器患者提供了生理性起搏,最大程度维持了正常生理状态下心室同步收缩,避免了传统长期起搏导致的心力衰竭,诸多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2月12号,由周军庆主任为首的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在麻醉科、超声科、手术室、导管室的通力协作下,为一位高龄、基础疾病多的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完成今年第一台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手术),目前患者已痊愈出院。另有一位主诉“乏力、纳差1月”的47岁患者在消化内科住院期间检查提示: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多发赘生物,血培养阳性,确诊为重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生命垂危急需急诊手术,2月22日夜间,周军庆主任为其行急诊心脏瓣膜手术,术中发现主动脉瓣瓣叶穿孔、侵犯瓣环,瓣膜多发赘生物,组织异常脆弱,同时累及二尖瓣,于是同时进行主动脉瓣及二尖瓣置换术。术后患者心功能显著改善,目前正逐步康复中。

急危重症精准施治

多科联袂显救治锋芒

在重症医学科,与“死神”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赛从未停歇。在应利君、孙雪东、严一核等主任及樊巧玲护士长的带领下,镜湖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们凭借专业精湛的医疗技术、始终如一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每一个日夜,监护仪的滴答声、医护人员匆忙的脚步声,都交织成一曲守护生命的乐章。截至2月底,已累计救治危重患者近百名,成功开展ECMO技术、CRRT技术多次,为危重症患者的生命延续提供了强大支持。

卓越表现不仅体现在冰冷的医疗数据上,更深深镌刻在患者及家属的心中。截至目前,镜湖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已收到许多饱含深情谢意的锦旗。负责人严一核主任更是收到了来自5名患者的12345市民热线表扬电话,感谢科室团队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以及无微不至的照顾。

1月17日晚,70岁的纪爷爷(化名)胸口闷痛长达2小时,家属发现后由120送至急诊救治。据严一核主任医师介绍,纪爷爷当时被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室颤”,并呈现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状态。面对如此复杂且危急的情况,ECMO团队立即启动紧急体外心肺复苏(ECPR)治疗,在30分钟内就成功建立了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系统,成功将其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与此同时,心血管内科团队在ECMO保驾下进行急诊冠脉造影,发现其冠脉三支严重病变,迅速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实施再灌注治疗。经过精准治疗和精心护理,纪爷爷得以快速康复,4天后就成功摆脱了人工“心脏”体外支持,3周后转入CCU进一步康复治疗。

在忙碌的急诊科抢救室里,医护脚步匆忙且坚定,在各张病床边来回奔忙。近期,急诊抢救室的病患构成以各类内科疾病为主,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数量较多。一位意识模糊的卒中患者被紧急推入抢救室,医生们一边冷静查体,一边有条不紊地安排各项检查与治疗,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各类仪器围绕在病床边,护士紧盯着仪器数据观察,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每一位医护人员都像是不知疲倦的战士,为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命防线。

科研教学并驾齐驱

创新培育筑学术根基‌

研究型医院建设是医院实现从“临床服务型”向“学术引领型”转型的关键一步。作为医院“三个一号工程”之重要一环,科教处早早布局召开了工作动员部署会,启动完成“揭榜挂帅攻关”专家指导评审答辩,“揭榜挂帅攻关”不仅是医院科研实力的集中展示,更是对未来发展路径的清晰规划,是我院实现研究型医院目标的重要方式,将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通过“重指导,优激励”“引助力,强转化”“升能级,扩平台”“增师资,强模式”等举措,医院持续深化科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临床-科研-产业”闭环形成,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绍医智慧”。医院鼓励高层次科技创新,2025年已申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覆盖13个科室;引进转化顾问团队,完成合作框架拟定,已达成专利转让意向;规划“一院两区”科创平台建设,筹备启动科教整体搬迁至镜湖总院单独楼栋;完善一院两区教学管理模式,新增优秀住培师资13名;努力争创国家执医考点,以百倍信心迎接全国住培结业临床实践技能考试。

激活信息  智领未来

深化精准医疗服务效能

医院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政策,持续探索大模型与医疗服务的深度融合,聚焦“人工智能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及物联网应用”三大方向,构建两院区安全、高效、智能的医疗服务体系。

近日,医院率先正式接入DeepSeek、阿里千问等多款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医疗场景中落地多种创新应用,构建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实现就医流程优化与服务模式升级。

如“智能导诊”,患者通过医院微信小程序详细描述症状,系统将即时分析病情,提供精准分诊建议,并同步推荐合适科室、医生信息,指导在线挂号。如“智能客服”,实现24小时快速解答就诊流程等高频问题。如“3D智能导航”,实现院内导航系统精准指引,打通停车、找车系统与就医流程,有效提升院内诊疗与交通效率。

医院也积极搭建基础设施覆盖,努力为患者及来院人员打造互联新体验。目前,已实现无线Wi-Fi两院区全覆盖。患者及医护人员可随时随地安全接入高速无线网络,支持在线挂号、查询报告、在线支付等多项业务。

智慧病房与智慧护理作为现代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高效、安全。目前,镜湖总院已全面覆盖智慧病房。监护系统实时监测生命体征、输液监控系统跟踪输液情况、智能预警系统提前识别病情变化风险、床旁终端快速获取信息及呼叫服务。通过数据驱动优化医疗流程,智慧病房不仅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同时促进了跨科室的协作。

在平安医院建设应用方面,智能化技术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构建智能化安防系统,镜湖总院关键区域均已部署具备AI行为识别功能的智能摄像头网络,医用级防拆腕带实现婴儿防盗管控,全院覆盖智能应急响应平台形成安防闭环,为构建智慧医院奠定安全基石。

优化服务  用心用情

全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走进镜湖总院门诊大厅,明亮的日光倾洒而下,一阵优雅悠扬的钢琴音符袅袅传来,瞬间让人心生惬意、身心放松,往来之人皆纷纷驻足聆听。在这里,全然感受不到传统印象中医院那充斥着消毒水味的刺鼻气息,也不见冰冷色调带来的疏离感,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温馨与舒缓。

对于市民而言,全新落成的镜湖总院显得大而陌生。如何挂号取号,预约的专家门诊在何处,住院部与检查科室该如何前往、如何方便地寻找停车位及取车……这些都是来院市民亟待解答的问题。为此,门诊办特意选出素质高、服务优的护士与志愿者们,为迷茫的就医人员排忧解惑。同时门诊设有咨询分诊、志工服务、麻醉卡办理、医保咨询、失物招领、便民箱、轮椅租借、门诊病历打印、外配药处方打印等一系列贴心服务功能。

医院也十分重视市民意见建议的落实,例如考虑到老年人视力功能普遍不佳,进行电子屏字号放大调整;强化对保洁人员的培训监督,配置卫生纸、洗手液,力求做到公共卫生间常洁常净、卫生用品及时补充。

为进一步提升患者住院体验,镜湖总院病区各护理单元同样多措并举,不仅有效落实护理措施,加强健康宣教,还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致力于让每一位患者收获优质、温暖的护理服务。

——两个月时间,感染性疾病科收治住院患者近300名,其中重症患者80多名,开展无创呼吸机10例。护理团队时刻关注患者心理情况,针对性进行心理干预,对焦虑患者实施床边陪伴,有效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了良好的医护患关系。

——CCU护理团队建立心律失常全程护理路径,包括入院评估、围术期护理、出院指导、居家延续等;针对房颤患者开展一站式治疗、“A-D-R”专病护理评估,使房颤导管消融治疗护理更规范化;实施“晕厥患者危险分层”管理,通过早期运动干预、起搏器康复操,促进患者肢体活动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乳腺甲状腺外科为在院患者送上暖心服务,他们为第一位住院小患儿准备爱心玩具、为第一位老年患者送上大红围脖,为他们注入战胜疾病的力量。护士长何会红用精湛的技术和温暖的双手,耐心传授淋巴水肿治疗患者家属CDT消肿技术,使其学会更好地进行居家护理。

——普外科(胃肠)/介入科设计了“术后准备物品单”,发放出院健康联系卡,备注各诊疗组专家的门诊时间,发放“护理到家”服务二维码卡片,深化出院患者的延续护理,减少患者及家属奔波。

——泌尿(肿瘤)外科的徐华丽护士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科室内首批接受机器人手术的患者们,讲解盆底康复知识及出院注意事项,并为准备出院的他们送上深情祝福。

——导管室术间,为有效缓解长时间手术患者的紧张情绪,护士贴心地为患者播放舒缓的钢琴曲,轻柔、优美的旋律缓缓流淌,抚慰了患者不安的心灵。

监护仪显示器上,76岁的陈老伯心跳飙到了180次/分,显示出房颤特有的紊乱波纹,“放我云盘里那首《秋收冬藏》钢琴版,老陈别紧张,听点音乐放松一下吧!”心内科的常主任语气沉稳且温和地说道。灵动跳跃的音符与监护仪的滴答声交织,时间在音乐声中缓缓流逝,紧张的氛围悄然缓和。“成了!”左心耳封堵伞如蒲公英般绽开。人文关怀犹如一座桥梁,紧紧牵系着医患之间的信任。

筑牢保障  坚毅护航

夯实医院发展坚实根基

镜湖总院投入运行以来,总务处、设备处、保卫处等相关后勤保障部门,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为临床一线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在管理创新方面持续发力,不断优化理顺工作流程,从完善物理环境、明晰标识导引,到保障设施设备运行、优化交通动线,形成闭环管理,为两院区的医疗服务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镜湖总院在负一层空间精心规划,引入了丰富多元的商业业态。其中,既有百年老店震元堂,也有罗森24小时便利店、瑞幸咖啡,还有中式快餐店及奶茶店。这些商业配置极大地提升了就医体验,为患者、来院人员以及医护人员提供了全方位的生活便利,让整个就医环境更加舒适、便捷。

绍兴地铁2号线可直达医院门诊大厅,这样的交通优势在省内医院中非常罕见。家住地铁沿线小区的群众对此赞叹不已,纷纷直呼 “非常方便”。

此外,为了切实解决两院区间就医患者与职工的交通往返难题,医院经过充分考量,在原“昌安院区-皋埠”免费公交专线的基础上,又精心制定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专门开设:“镜湖总院-昌安院区”免费院际专线及“袍江公交停保场-镜湖总院”的免费公交专线,发车间隔约每30-45分钟一班,确保就医市民和医院职工的出行畅通无阻。

如今,市民前往绍兴市人民医院,可选择地铁、公交、免费专线、自驾等多种交通方式,彻底消除来院交通方面的后顾之忧。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党委书记丁新安表示,镜湖总院运行两个月以来,成果斐然。各部门、科室协同奋进,已为全年工作筑牢了坚实根基。

展望未来,绍兴市人民医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锚定"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弘扬“胆剑精神”,力行“六干”要求,以更高站位举旗铸魂、以更实举措狠抓落实、以更严基调正风肃纪,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秉持服务理念,在医疗技术创新、研究型医院建设、人才队伍培养、信息化赋能、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深耕细作、持续发力,不断健全完善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新模式,奋力打造卫生健康医疗新高地,为绍兴人民的健康福祉保驾护航,为加快建设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共富示范市,坚定不移奋力谱写新时代胆剑篇贡献绍医智慧力量!

(内容来源:绍兴市人民医院)

编辑: 尉立丹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