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公豹的“结巴”能矫正吗?医生这样说

2025-03-01 08:06  

©原创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近日,一条“饺子回应申公豹为什么是结巴”的话题登上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其中不少网友表达对申公豹的喜爱,因结巴的台词被赋予强烈的反差感,令人忍俊不禁。同时还引发了关于结巴的讨论。《哪吒2》官方回应称申公豹说话结巴是因为他郁郁不得志,缺乏自信。那么,什么是口吃?原因有哪些?2月28日,记者采访了江城专家。

微博热搜截图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儿科主任李兰兰介绍,口吃(俗称结巴)在医学上称为语言流畅性障碍,主要表现为说话时的不流畅,讲话过程中频繁出现语言重复、拖音或者卡壳。

“通常口吃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是以儿童患者居多,主要因为2-6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出现言语节奏的障碍。少数儿童口吃可以持续到成年。”她说。

“儿童口吃的成因比较复杂。”李兰兰表示,口吃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是遗传因素,如果存在口吃家族史的情况,也有可能会导致遗传,需要通过发音或者呼吸以及语言表演训练等方法进行治疗;第二个是心理因素。心理上受到刺激,可能会产生心理压力,引起口吃。需要通过心理护理进行沟通或者交流,能够促进病情恢复;第三个是家庭环境因素。长期生活在压抑或者紧张的家庭环境中,有可能会导致小孩子出现口吃。例如父母对孩子要求过高,导致压力大,孩子自身紧张、焦虑,自信心不足,或者在公共场合发言时有过被嘲笑或打断的经历;第四个是脑部损伤。出生时的脑部缺氧、幼儿时期的头部外伤等导致脑部损伤,可能影响语言功能,引起结巴。

“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训练,可以显著改善口吃患者的言语流畅性。”李兰兰告诉记者,面对儿童的口吃问题,通常会采用间接疗法和直接疗法两种方式,帮助儿童能更轻松地讲话。

间接治疗法是指通过调整家庭交流方式(如放慢语速、减少提问压力),主要由家长执行,来帮助儿童自然恢复流畅性。直接疗法是由语言治疗师使用节奏训练、轻柔发声等技巧改善儿童语言流畅度,家长在治疗师的定期辅导下进行干预。

她提醒,与口吃患者交流时,保持耐心和尊重。避免打断或催促,认真倾听并给予积极的回应。同时注意放慢语速,帮助口吃患者更好地交流沟通。千万不要模仿或嘲笑。口吃持续6个月以上,伴随频繁眨眼,耸肩,频繁清嗓子等动作,一定要及时就医,排除抽动障碍等疾病。

(越牛新闻综合极目新闻)

编辑: 邵正华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