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人所著日记体晚清“百科全书”,正式出版

越牛新闻记者 王宏超

2024-08-20 08:29  

©原创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近日,14册、500余万字的《李慈铭日记》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内容兼顾李慈铭日记的同时,目录细化到某年某月,还制作了《诗文索引》《札记索引》《人名索引》供检索使用。



浙江大学出版社有关人士表示,本次以《李慈铭日记》为总称对日记进行点校整理,系《李慈铭日记》(《越缦堂日记》)首次以点校整理本面貌呈现。

晚清时期,尽管信息传达较为不便,但会稽人(今绍兴)李慈铭凭借广阔的学术视野,强大的朋友圈,及时掌握大事和动向。更为重要的是,他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学术信息记录在日记里,这便是《越缦堂日记》。《越缦堂日记》与翁同龢《翁同龢日记》、王闿运《湘绮楼日记》、叶昌炽《缘督庐日记》并称为近代“四大日记”。

李慈铭(1829—1894),字爱伯,号莼客,晚号越缦,又署霞川花隐生等,浙江会稽(今绍兴)人。他擅长诗歌创作,还是一代文史大家,在晚清享有盛名。

李慈铭在24岁写作时就规定了日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国之大事、读书笔记、友朋交往、个人诗文作品等,积40年之力而成。他在京为官数十年,对京中官员生活状态、朝野上下对于时事变迁的应对、政治经济等多方面的剧变在民间的反应等都有详细记载,是极好的多学科史料。

民国间日记影印出版后,风靡一时,几乎成为与《孽海花》一样的畅销书。该书还被誉为“日记之大观,掌故之渊薮”,为今人研究晚清政治史、学术史提供了大批珍贵史料。李慈铭在世时,其日记就被士友广泛传抄,当年文人圈甚至有“生不愿作执金吾,惟愿读尽李公书”之语。

李慈铭与越地名家交往颇深,与蔡元培交往密切。鲁迅家族同李慈铭的渊源较深,两家关系匪浅,鲁迅祖父周福清就是他的好友。鲁迅对李慈铭早有兴趣,却认为其日记略显做作。同时期,胡适、郁达夫等文人则对该书赞赏有加。

《越缦堂日记》本是李慈铭日记中的一部分。《越缦堂日记》作为他全部日记的总称,是后人在李慈铭去世后所为。

(越牛新闻综合绍兴日报)

编辑: 徐静怡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