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购松绑、首付比例下调、存量住房“以旧换新”……一系列楼市利好政策的出台释放了积极信号,市场活力有所增强。
有专家对未来房价走势有了新的看法。近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徐高预测,在未来几年城镇房地产价格可能会有明显上涨。“别看现在短期内房价确实下降压力很大,但供需的矛盾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逆转——在不远的未来,可能一两年、两三年,城市里房价上涨的压力会比较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授、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淮表示,不赞同“十年后房子卖白菜价”的观点。其认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以及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是住房需求持续增长的核心动力。即便考虑到年轻群体可能会继承房产的情况,只要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继续进行,人口继续向城镇集中,对住房的需求就不会有所减少。
陈淮以21世纪初上海房地产市场为例,说明短期内供过于求的形势不会一直延续下去。“住房需求是刚性且持久的。”陈淮表示。
需要关注的是,购房刚需者对价格高度敏感。当前二手房价格持续下行,排除2023年2至4月疫情后的略微反弹,从2022年9月至今,二手房价指数环比已连续28个月下跌;而新房市场早在2021年便出现定价低于周边二手房的“价格倒挂”,随着众多小业主挂牌卖房,新房与二手房还在竞相降价。
持续出现的“降价”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市场观望情绪。从房企销售数据来看,克而瑞统计显示,2024年一季度累计业绩同比降低的房企占比近9成,3月单月业绩同比降幅大于50%的企业数量达到52家。百强房企一季度累计实现销售操盘金额7792.4亿元,同比降幅为47.5%。
国家统计局5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4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30928亿元,同比下降9.8%;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9252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0.2%;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8067亿元,同比下降28.3%;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745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
数据显示,4月以来,市场供需两端均趋缓。业内人士对此分析称,一方面是由于3月小阳春不及预期,导致需求进一步萎缩,新房和二手房陷入“降价循环”;另一方面,尽管去年以来二手房交易有所回升,但仍赶不上挂牌量的增长。多地二手房挂牌量创新高,据诸葛研究院统计,3月,深圳二手房挂牌同比激增229.6%,上海二手房挂牌量同比上涨78.49%。
不过,稳市场政策连放“大招”,其中,对于购房信贷政策有诸多调整。包括降低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取消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下调各期限品种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等。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进一步强调,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有业内人士表示,综合考虑存量房产、人口形势、消费理念等影响因素,过去“炒房”者出于投资目的加杠杆购买多套房,从房价涨幅中获取暴利的模式或永久失灵。
可以预计,近期房地产市场的综合施策将会产生积极而重要影响,有望提振购房者信心,带动市场回升,改善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加快积蓄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力量。
(注: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越牛新闻综合中国商报)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