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演员吴磊分享了拍摄电影《草木人间》期间的趣事。
他透露,在拍摄快杀青时,他听说当地的绿鸡蛋具有滋补身体的奇效,便决定一试。没想到,吃完后竟遭遇了上吐下泻的尴尬局面。
吴磊食物中毒的原因
可能不是鸡蛋本身
而是中了这些吃鸡蛋的“坑”!
沙门氏菌爱藏在鸡蛋里
鸡蛋是很多人每天都吃的食物,它里面藏着一种致病菌——沙门氏菌。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数据,我国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沙门氏菌占比约70%~80%。
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感染后可引起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可危及生命。
感染沙门氏菌后有一个潜伏期,一般为6~24小时,临床上表现为胃肠炎,可能出现血便、呕吐、发烧。比较严重的可能出现持续性的腹泻或者高烧,5%的感染人群会出现侵袭性表现,比如菌血症、脑膜炎。儿童和老年人易出现严重感染。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提醒,沙门菌阳性分离率在每年的5月至10月较高,夏季高峰期需要格外警惕,鸡蛋及没有煮熟的鸡肉是主要的沙门氏菌感染源。
买回来的鸡蛋千万别做这件事!
鸡蛋买回家之后,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呢?
很多人都会选择把它放进冰箱。
不过,也有人会先“细心”的洗一遍鸡蛋。
殊不知,这样的“举动”很可能埋下健康隐患。
不久前,沈阳的一家三口因为吃了炒鸡蛋出现中毒现象,呕吐、高烧、腹泻,继而全部送医院抢救。而经过调查,这一家人中毒的原因竟然是因为鸡蛋变质。经过进一步了解,鸡蛋变质的诱因竟然是——鸡蛋保存前,被清洗过。
鸡蛋不应该越洗越干净吗?
怎么就会变质呢?
原来看似致密的鸡蛋壳,其实表面密布着细小的孔洞。鸡蛋在经过母鸡的产道时,蛋壳上会沾染上局部腺体的分泌物;鸡蛋产出后蛋壳上湿润的分泌物则会沾上灰尘、羽毛碎屑甚至粪便等。
沾染了污物的鸡蛋观之令人心生不悦,但客观上这些污物却“封堵”了蛋壳上的小孔洞,从而使细菌等微生物无法长驱直入,所以可以在一定时间内确保鸡蛋不致腐坏。
如果鸡蛋壳表面的这层“保护膜”被洗掉,细菌就会从鸡蛋表面的小孔倾入,时间长就变质产生毒素。
而一旦鸡蛋被细菌感染,发生变质,自然也就会使食用的人中毒了。
那鸡蛋买回家,究竟该怎么做呢——
1.尽量选购蛋壳表面无污物或污物较少的鸡蛋;
2.鸡蛋买回来后不要直接放到冰箱的蛋架上,而后应套上双层的清洁食品用塑料袋,扎紧或密封后放入冰箱;
3.每次取用鸡蛋应小心,避免使蛋壳接触冰箱内壁和其他食物;
4.取出鸡蛋后立即用小苏打或洗洁精在流水下清洗;
5.建议采用连壳白煮的烹饪方法,若需要预先搅打,请将盛装过生鸡蛋的餐具彻底清洗消毒。
勤快的朋友会一个个把鸡蛋摆进格子里,也有人懒得摆或者摆不下,就整袋往冰箱里一放……可是你知道吗,鸡蛋在冰箱里的“姿势”也是有讲究的,放错了可不好哦!
正确的放鸡蛋方法是:
大头向上、小头向下,而且不!能!横!放!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马岚解释,鸡蛋的气室在大头这端,如果大头朝下放,气室会被蛋液压迫,导致蛋壳呼吸作用变差,影响鸡蛋的新鲜程度。所以鸡蛋小头向下放,可以延长鸡蛋的保鲜时间。
另外,大家要注意,生姜、大蒜、大葱、洋葱、海鲜等不能跟鸡蛋放在一起,因为蛋壳上有许多小气孔,这些食物的强烈气味会钻入气孔内,加速鲜蛋的变质,时间稍长,蛋就会发臭。
如何判断鸡蛋是否变质
1、用手轻轻摇动,没有声音的是鲜蛋,有水声的是陈蛋;
2、将鸡蛋放入冷水中,下沉的是鲜蛋,上浮的是陈蛋;
3、最直接的办法是,打开鸡蛋,发现散黄了,蛋白和蛋黄混在一起了,就不能再食用;
4、如果鸡蛋不慎裂开或破碎,应立即食用;或将其盛入容器中打散,加入少许食盐,密封起来冷冻,等到需要时,再拿出,自然解冻即可。
关于鸡蛋,经常会出现的错误
误区一:煮鸡蛋放凉再剥壳
大家都会等到鸡蛋自然冷却后再剥壳,可是这样不仅十分难剥,并且蛋白会残留在壳上。其实将煮好的鸡蛋放入冷水中,就不会出现这一现象啦。
误区二:鸡蛋煮的时间越长越好
鸡蛋煮的时间越长,蛋黄中的蛋白质会更让人难以吸收,煎鸡蛋时也是这样喔。
误区三:用碗边缘敲破鸡蛋
这是大家的一个习惯,但是这样蛋壳会很容易掉入碗中,建议大家往灶台上磕一下,再打入碗中。
误区四:不知道鸡蛋也有保质期
生活中我们一般都是买散装的鸡蛋,吃完了再去买,根本不会在意鸡蛋放置多久,其实鸡蛋也是有保质期的,温度在2~5℃时保质期大概为40天,冬季室温下为15天,夏季室温下为10天。
(内容来源:综合自新浪电影、新华日报健康、微博热搜、生命时报、健康温州、浙江在线健康网等)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