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巴西卫生部当地时间11日发布的数据,今年以来截至3月11日,巴西各州已登记了391例登革热死亡病例,另有854例死亡案例正在调查是否由登革热引起。
据巴西卫生部的调查,目前巴西全境约有153.8万例登革热疑似病例,其中患病比例最高的年龄段为30至39岁,其次为40至49岁和50至59岁。在巴西的26个州和1个联邦区中,巴西东南部的米纳斯吉拉斯州病例数量最多,达51.35万例。其次为圣保罗州、巴拉那州和巴西利亚联邦区,病例数量分别为28.51万例、14.9万例和13.7万例。目前巴西利亚联邦区、米纳斯吉拉斯州、圣保罗州、阿克里州、戈亚斯州、里约热内卢州、圣埃斯皮里图州、圣卡塔琳娜州因登革热病例激增而进入了公共卫生紧急状态。
巴西登革热等疫情或致超200亿巴西雷亚尔损失
根据巴西米纳斯吉拉斯州工业联合会的最新报告,由于登革病毒、寨卡病毒等的感染者数量迅速增长,2024年巴西或将面临超200亿巴西雷亚尔(约合290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其中,巴西应对登革热疫情的医疗开销将超过50亿巴西雷亚尔,产业生产损失或将达到150亿巴西雷亚尔。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发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媒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典型症状包括持续发热、头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严重时可致死。
登革热如何传播?
图片来源:“中国疾控中心”微信公众号
登革热是经媒介伊蚊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由“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人与人之间一般不会直接传播疾病。
登革热病人或隐性感染者被伊蚊叮咬后,病毒在伊蚊体内一般需经大约8-10天的增殖后,才可以通过叮咬将病毒传播给人。我国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4天,但也有部分人不发病(称为隐性感染者)。能传播登革病毒的媒介伊蚊在我国分布广泛,病毒输入后可以快速传播扩散。
如果确诊为登革热,需要隔离吗?
如果确诊为登革热,需要在医院防蚊隔离治疗,以免经蚊子叮咬将病毒传染给家人或其他人,隔离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
病程超过5天,并且热退24小时以上可解除隔离。
登革热患者热退24小时以上同时临床症状缓解可予出院。
登革热有什么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是高热、三痛、三红和皮疹。
高热:突发高烧(40°C以上);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三红:面红、颈红、胸红;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疹。
图片来源:“广东疾控”微信公众号
除了以上症状,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严重时候还可能出现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等,甚至会导致死亡。
登革热流行区在哪里?
该病广泛流行于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非洲南部等热带、亚热带国家和地区。
近年来,我国登革热疫情主要为境外输入病例引起的本地传播疫情,主要来源国为缅甸、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泰国、老挝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多分布在广东、云南等沿海或沿边地区。登革热高发季节为夏秋季,一般自5月份开始逐渐增多,8~10月份为发病高峰期。
如何预防登革热?
目前,登革热尚无经审批注册的疫苗上市,也无特效的抗病毒治疗药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防蚊隔离是应对登革热的主要措施。在登革热流行地区活动时,应穿长袖衣裤,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避免前往阴暗潮湿处,尽量避免被蚊虫叮咬。
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登革热流行区旅行史;为了防止将疾病传播给家人或他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登革热防治要求;居家或住院治疗时,做好防蚊隔离,包括使用蚊帐、纱门纱窗、穿长袖衣裤、喷洒蚊虫驱避剂等措施,减少不必要外出活动。
(内容来源:中国新闻社)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