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践小城变身山阴大城!这件要事,绍兴干得漂亮

越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嘉琦 记者 赵婧赟

2023-11-10 10:57  

©原创 阅读 1.1 万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白墙黛瓦、小桥流水,绍兴古城尽显江南气韵。

城市是历史变迁的见证者。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命大臣范蠡“定国立城”,绍兴从“勾践小城”变身“山阴大城”。此后,从南宋都城到明清巨邑,再到如今,绍兴城址一直未变。

1982年,也就是绍兴撤地建市的前一年,国务院公布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名列其中。40年来,绍兴一步步走出了古城保护的“绍兴模式”,这座被时光浸润了2500多年的古城依旧荣光焕发。

绍兴历史街区八字桥 孙乃坤 摄

1986年,绍兴提出历史街区的完整概念。1998年,绍兴启动第一轮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突出“整旧如故,以存其真”,实行“点、线、面”一体、循序渐进的古城分层级保护理念,古城保护的“绍兴模式”由此开启。2001年,《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省政府批复实施,历史街区保护修缮工作启动实施。2012年编修的《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国务院批复,其中对古城内的新建建筑高度作出明确规定。2018年,《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总体城市设计》出台,确立了“一城三故里”的整体发展框架。

时间来到2019年,这是绍兴古城保护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2019年1月1日《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正式实施,这是绍兴颁布的首部古城保护地方性法规。绍兴古城保护利用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我市专门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委员会、名城保护办公室,构建起“一套机制、一张清单、一个基金”,古城保护迈入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轨道。

在实施非古城功能疏解与城市有机更新中,绍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非古城功能外迁、多个古城有机更新项目落地、老旧小区(历史街区)改造、文旅功能重点填充……卸掉重负的绍兴古城轻快呼吸,展现出勃勃生机。

绍兴历史街区仓桥直街 袁云 摄

鲁迅故里、徐渭故里、越子城、书圣故里、阳明故里、八字桥街区等,让一个个景点与一个个历史街区相融,形成了可游、可赏、可居的古城历史文化旅游休闲区。

绍兴古城保护正在不断书写新的篇章。市委九届四次全会提出,将以申遗为牵引,带动古城风貌保护、修缮修复和改造利用,推动文商旅深度融合,提升“一城三故里”保护利用水平,加快陆游故里开发,规划建设一批特色街区,激发夜经济发展活力,让千年古城展现时代风采。

未来的绍兴,在古韵与新潮、老城区与新城区、老文化与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中,将进一步盘活文化资源、释放发展活力,书写新的华章。

(内容来源:绍兴日报)

编辑: 倪妮
广告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