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绍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在近期组织抽检的19类食品303批次样品中,有一批次鸡蛋被检测出甲硝唑。
据悉,此次食品安全抽检涵盖了粮食加工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方便食品、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酒类、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水产制品、糕点、豆制品、保健食品、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19类食品303批次样品,抽样检验合格298批次、不合格5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兽药残留超标、重金属超标。
其中,上虞一家酒店购进的鸡蛋检出甲硝唑。在公告中,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合格项目进行了说明。据介绍,甲硝唑是一种抗生素和抗原虫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甲硝唑为允许作治疗用,但不得在动物性食品中检出的兽药。鸡蛋中检出甲硝唑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已责成相关县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要求属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
鸡蛋里为何会有甲硝唑?记者咨询了绍兴市农业农村局下属市畜牧农机发展中心饲料兽药科的专业人士。该人士表示,蛋鸡养殖过程中会受到各种细菌和病毒的感染,平时的细菌感染防治要用到抗生素,但在蛋鸡产蛋期内,任何抗生素都不能使用,“甲硝唑有抗厌氧菌作用,不过现在在动物养殖中已很少使用这种抗生素了。”
该人士表示,消费者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长期大量食用含有抗生素残留的鸡蛋,人体就会产生抗药性,对健康可能有一定影响。“抗生素使用过量对动物本身也会产生中毒伤害,此外,动物排泄物对周边环境也会产生影响。”该人士说。
据他介绍,我国农业农村部正持续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我省2023年进一步深化兽用抗菌药减量化和饲料环保化行动,“要求养殖户要科学合理用药,不能超剂量用药。严格执行药物的休药期,即在动物出栏前的一段时间,蛋鸡产蛋期内禁止使用抗生素,就不会存在抗生素残留问题。”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