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今天,你喝酱香拿铁了吗?”
立秋时节,年轻人又有了新的社交密码。
9月4日,知名咖啡连锁品牌瑞幸联合贵州茅台,推出一款白酒+咖啡的“酱香拿铁”,一经发售,就引爆各大社交网络。
美酒加咖啡,就爱这一杯。年轻人们乐此不彼地分享着自己的第一口茅台酒,不仅让瑞幸咖啡大赚了一波热度,也让茅台这个白酒传统品牌,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
互联网时代,“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传统的企业、品牌要想基业长青,必须理解应用互联网,贴合甚至激发年轻人的口味和兴趣。
白酒看茅台,黄酒看绍兴。酱香拿铁爆火之际,积极拥抱年轻人的贵州茅台,给了绍兴黄酒哪些启示?“黄酒+”的概念,如何不断跳出窠臼,玩出更多新花样?
(二)
传统酒类跨界营销,对于“黄酒之乡”的绍兴人来说,其实并不陌生。
7年前,绍兴黄酒棒冰横空出世,风头很劲。
2016年5月的一天,有游客在逛黄酒博物馆时,买了一支黄酒棒冰尝鲜,并写下一篇文章发到网上。随后,黄酒棒冰开始“发酵”,形成刷屏效应。
(游客展示黄酒棒冰)
一夜之间,绍兴黄酒棒冰销售断货,还冲上了微博热搜。黄酒+棒冰的神奇组合,让古老的黄酒年轻了一把。
接下来,黄酒奶茶、黄酒月饼等频频出圈。“黄酒+”的概念,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指数级传播,为传统的绍兴黄酒注入新活力。
那么,这些网红产品,给绍兴黄酒的发展带来了什么?
数据统计,2022年1-12月,白酒产能占酒业产能的12.37%,却完成69.7%的销售收入,实现88.4%的利润。而黄酒销售收入,仅为白酒的1.1%。
换句话说,这些网红产品并未改变绍兴黄酒的市场格局。如果不能在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的界面上取得突破,黄酒的年轻化之路,仍然需要艰辛的探索。
(三)
这次茅台和瑞幸携手,很多人疑问,茅台根本不愁卖,为何还要和瑞幸合作营销?
其实,携手背后,也反映出传统酒类大佬的市场焦虑。
中国的酒文化历史悠久,茅台白酒和绍兴黄酒都是其中的翘楚。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随着消费选择越来越多元化,不少年轻人,正在对传统酒类失去兴趣,对酒桌文化产生疲劳。
受众群体年龄偏大、社交属性偏弱,茅台和绍兴黄酒,都面临着同样的市场考验。
茅台与瑞幸联袂出击,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选择,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告别守旧思维,紧跟时代撬动市场的努力。
这给绍兴黄酒乃至所有企业提供了一个启示:惟有创新,才能够开辟发展的新天地。
(四)
绍兴绘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创始人吴徽说,虽然“瑞幸+茅台”不是一般人能学的——毕竟“体质”不一样,属于顶流之间的合作,难以复制。但他也认为,绍兴黄酒企业应该多尝试与年轻品牌跨界合作,深度融合双方优势,打造能“击中”消费者内心的好产品,并善于按照互联网传播的语境和规律来“吆喝”黄酒。
(黄酒口红)
当然,这种创新更需要着眼长远,不能陶醉在短期的所谓网红现象里,就像几年前爆火的黄酒棒冰和黄酒奶茶,如今已逐渐淡出公众视野。黄酒棒冰、黄酒奶茶等网红产品好不好?当然好。但它应该是“黄酒+”的“葱花”,而不是“主菜”。更需要绍兴黄酒思考的是,如何借助“网红效应”,不断丰富90后、00后对黄酒深厚文化底蕴的认知和热爱,催生出更多提升绍兴黄酒文化厚度和市场广度的新路径。
(黄酒奶茶)
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绍兴则是中国黄酒之都。
黄酒是绍兴的历史经典产业,是这座千年古城人文精华的结晶。振兴黄酒产业,绍兴重任在肩。
既要做好黄酒产品,又要讲好黄酒故事。期待绍兴黄酒不断破“屏”出“圈”,打开产业发展的无限可能,迈进新赛道,跃上新高度。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