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位从业多年的厨师,居然被一条砧板上的鱼给暗算!不久前的晚上7点多,他冲进浙江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科喊:“医生,我的手被石头鱼刺伤了”。
石头鱼是一种高档海鲜,味道鲜美然也有恐怖之处,其背鳍上有毒腺,一旦被鱼刺伤,毒素就会马上侵入人体,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遭石头鱼暗算危及生命
“干这一行也有些年头,没想到居然被砧板上的鱼给暗算了。” 50多岁的温先生左手肿胀得厉害,手背发亮,胳膊也随着肿胀。 “扎了一下,没多久就肿成这样,太可怕!”
温先生是一家海鲜大排档的厨师,处理石头鱼时,他戴上了编织线手套,但百密一疏,左手食指还是不小心被鱼背上的毒刺扎到。
“被刺的时候没感觉十分痛,但没多久,整个手如同发面似很快‘鼓’了起来,火辣辣地痛。”与此同时,温先生还感觉有点头晕、心慌,血压也开始飈升。
大家都很担心,让温先生赶紧去医院。
“当时情况还是比较严重,患者血压已达260/153……”温先生一进入医院,家人马上向医生护士说明情况。巧的是,该院手外科和修复重建外科副主任医师王亮刚在急诊室会诊完一手外伤病人,见温先生伤情紧急,马上过来进行处理,“左手明显肿胀,手指颜色发黑,出现乌青,部分手指苍白,中毒感染缺血症状,当机立断,立即先急诊施行简易切开引流。”
办理入院手续后,晚八点多,也就是患者伤后约2小时,王亮等医务人员站上手术台,又一次为温先生进行扩创、减压松解、清理感染毒源等手术治疗,直至晚上10点才结束。
术后,温先生伤手疼痛麻木感缓解,转危为安。在积极抗感染后, 他又接受了创面二期手术修复。经过半个多月的治疗,温先生已于近日出院。
被“丑”鱼刺伤多为厨师帮厨
资料显示,石头鱼也称“老虎鱼”,身长在30厘米左右,喜欢藏在海底或岩礁石,其形状恐怖,长得十分丑陋,就像一块礁石,蛰伏在海底像一块石头,这才有了“石头鱼”的名称。
石头鱼令人不寒而栗的是其背部有12—14根像针一样锐利的毒鳍,鳍下生有毒腺,每条毒腺直通毒囊,囊内藏有毒液。如有人不留意踩着,它就会毫不客气地立刻反击,其脊背上那像针一样锐利的背刺会轻而易举地穿透鞋底刺入脚掌,瞬间发射出致命剧毒。还有一种情况就像温先生这样,在宰杀处理过程中被石头鱼不小心被刺伤。
石头鱼被称之海鲜中的“贵族”,不仅价格高,宰杀处理也相当麻烦,菜市场难觅踪影,一般是供应酒店,然后成为一道美味,所以受伤的几乎为厨师或是帮厨之类人员。厨师知晓石头鱼之厉害,会加以防范,被刺伤很少见,普通百姓患者则更罕见。
今年一月,绍兴一名在酒店帮厨张女士,在处理进口海鲜石头鱼时,左手大拇指被扎伤。虽然当时对伤口进行了处理,但到了晚上,她的整个手掌和手臂都已像气球一样“鼓”了起来……
“有的患者被石头鱼刺伤,还会有轻度急性肝损伤,我们救治的患者由于及时手术,处理得当,没出现这样的情况。”
王亮主任提醒,宰杀石头鱼时要格外小心,如不慎被刺中,最好是及时送医院。因为被刺伤的人很快就会伤口肿胀,接着晕眩、休克,得不到及时救治则危及生命。
洗虾感染创伤弧菌
不得不截指保命
王亮主任说,以往接诊更多是被海鲜刺伤而感染的海洋创伤弧菌。感染这种菌不及时救治死亡很高。
海洋创伤弧菌是海洋中致病细菌之一,大多生长在热带及亚热带的海洋地区,需要一定盐分(0.7%~1.6%)和适宜的温度(20~40℃)才可生长。感染病例多在夏秋两季,一方面夏秋季水温较高,适合海洋弧菌的生长和繁殖;另一方面,人们和海洋接触的机会增加,感染的几率与风险随之增加。也就是说,海洋创伤弧菌感染现已进入好发季。
感染创伤弧菌主要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进食生的或未经加工熟的海产品,其危害是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和败血症,抢救不及死亡率高达50%以上。另一种感染途径是破损的肢体接触海水,或海产品刺伤皮肤而感染。细菌通过破损的皮肤快速传播,并导致严重的肌炎和肌膜炎引发严重的坏疽,继而发生败血症。不少感染者不得不面临截肢(指)保命。
有一位70岁的阿姨在处理对虾时,一不小心被刺伤左手指。当时没明显疼痛,也没出血就不当回事,直到医生追问病史时,大妈才回想起有这档事。
可没多久,大妈左手发面似的出现肿胀,疼痛,人也发起了高烧,最高达40.2°C。当地医院查急诊血常规 CRP:C-反应蛋白,138.55mg/L,白细胞计数,17.7*10^9/L……炎症指标明显升高,而血及厌氧菌培养结果更是让医生倒吸一口凉气:创伤弧菌,感染已入血。
第3天傍晚,阿姨急转至浙江省人民医院。左手肿胀十分明显,无名指及手掌已经发黑、坏死,触之冰凉。王亮等根据当地医院检查报告及现场评估,诊断为创伤弧菌脓毒症;左手坏疽性皮炎;坏死性筋膜炎、指骨骨髓炎……评估伤情后决定连夜手术,否则整个手臂都可能保不住,甚至危及生命。手术为患者截除已坏死的无名指,清理感染灶,并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术后再次送检,体内未监测出创伤弧菌。
夏季怎样防范此菌感染
“每年被海鲜扎伤的人很多,一般来说,年高体弱、免疫力十分低下的人更容易被感染,症状更严重,像有多种基础疾病,包括糖尿病、慢性肾衰竭、淋巴瘤,原有肝病(包括原因不明的肝硬化),以及慢性肝炎等疾病是危险人群。”
日常生活中,王亮建议,夏季天气炎热,去大海里泡泡澡或让海水冲刷腿脚是一件畅快淋漓的事情,但身体有伤口的人群,就算是脚丫子有点小伤口也尽量别去洗海澡,海洋创伤弧菌就是在身体有点伤口的时候侵入人体。
处理海鲜类产品时,一定要带上橡胶类厚手套,这样就算是不小心被扎到手也会有一层保护,防止海洋创伤弧菌与石头鱼毒液侵袭。吃海鲜一定要做熟了再吃,创伤弧菌只要经过高温就会被彻底杀死。
对于近来(尤其有伤口)接触海水、被海鲜类扎伤史,出现发热、患肢皮肤损害并快速蔓延等症状起病者,应提高对创伤弧菌感染的警惕性,一定要立刻就医,并且告知医生自己接触过海鲜或是被海鲜扎伤过,方便医生给出正确判断,早诊断与治疗可提高抢救成功率。被石头鱼刺伤也应如此。
(内容来源:浙医在线)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