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绍兴市疾控中心发布提醒:
前几天晚上,小编久违的听见蚊子的声音,没想到它们这么早就开始侵扰我们的生活。这不由让小编想起了一种经过伊蚊(“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登革热!
什么是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通过媒介伊蚊叮咬传播。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将病毒传给周围的人,尤其是家人、同事及邻居。
登革病毒分为四个型,都能引起登革热,而且不同型病毒可以重复感染,还会增加死亡的风险。
哪里有登革热疫情?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登革热疫情,到这些地区工作或旅行都会有感染登革热的风险。
我国登革热疫情多发生在广东、云南、福建和广西等省份,随着人员的流动,疫情暴发的风险在不断增加,疫情很容易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扩散。
怎么预防登革热呢?防蚊灭蚊是预防登革热的关键。
1、家中的伊蚊24小时都在活动,经常引发家庭聚集性感染,所以应使用杀虫剂、蚊香或灭蚊灯等方法预防蚊子叮咬。但一定要注意安全,尤其要注意保护婴幼儿的安全,在睡觉的场所使用蚊帐、家中安装纱门纱窗等,都可以防止蚊子飞入。
2、伊蚊在很少量的积水中即可产卵,在一周内就可孵化为成蚊。每周清除家内外的积水也是控制蚊虫滋生的有效手段。如果家中有无法清理或换水的容器,只要在水中放置一些小古比鱼、贝塔鱼等,以蚊子幼虫为食的鱼类就可以达到防治效果。
3、如果去登革热流行区,穿长袖衣裤, 尽量选择浅色,外出使用蚊虫驱避剂等驱蚊产品, 避免被蚊虫叮咬。酒店房间也要注意室内灭蚊。 如果在逗留期间出现可疑症状,需要及时就诊并主动说明登革热可能。
如何判断是否感染登革热?
一般来说,自己生活与活动的社区、街道、甚至城市范围内有登革热发生,或在登革热流行区生活、工作、旅行归来2周内,出现发烧、头痛、眼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皮疹、口鼻轻微出血等症状就有可能感染了登革热。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就应该做好防蚊措施。如穿长袖衣裤、涂驱蚊水等,并及时到医院就诊,配合医生采集标本做出诊断,妥善治疗。
(内容来源:绍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