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大巴司机,他无私奉献,奔走在抗疫一线;作为一名献血志愿者,他数十年如一日,带动了周围众多人一起奉献“热血”。
多年来,他相继获得浙江省无偿献血奉献奖、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奖等荣誉。他就是姚立军,光荣获评2022年第三季度“绍兴好人”(助人为乐类)。
一次坚持了20多年的尝试
2001年,25岁的姚立军第一次接触到无偿献血。“也是非常凑巧,当时看到路边有一辆移动献血车,临时起意就上去献血了。”
那时的姚立军对献血知之甚少,也曾担心献血是否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但想着献血是为了救人,就想着试一试。”
谁也没想到,年轻时一腔热血的这一试,他坚持了20多年。
随着献血知识的增加,姚立军了解到除了捐献全血,还有一种间隔期更短、对人体影响更小的方式——捐献血小板。
“献血小板比献全血间隔期短,恢复得更快,每年就可以多献几次,帮助更多人。”姚立军告诉记者,“相对来说献血小板的人比献全血的人少,而且血小板只能保存5天,都是需要才抽取的。”
一有空,他就会主动询问中心血库的工作人员,有需要就去献血。“来的次数多了,和工作人员也成了老朋友。”他笑着说。
从第一次献血至今,姚立军已累计献血25900毫升。这些年,他一直保存着这些年的献血证书。“这是刚开始的小本本,你看,后来的献血证就变成了卡片式的,还有一个二维码。”
厚厚一沓献血证,见证了他20多年的坚持。
一位不想被叫“司机”的司机
在姚立军常开的大巴车上,有一张贴在驾驶室的白色A4纸吸引了记者的注意,上面写着“有事请叫师傅,不要司机司机,谢谢!”。
姚立军告诉记者,这是他自己打印出来的。“我感觉司机是一种职业,而师傅是平等的。”
姚立军就是这样,细腻而温柔的人。虽然他不知道自己献出的热血帮助了谁,但想到能让人恢复健康、甚至拯救生命,他就觉得很值得。
家人的不理解、工作时间的冲突、身体指标的警报……在姚立军献血的路上也不是没有阻碍,但他逐一克服。为了让身体状态保持在健康的状态,他几乎每天都要进行长跑锻炼。在2019年诸暨西施马拉松的比赛上,姚立军还作为“兔子”领跑员(官方配速员)跑完全马。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姚立军的举动也温暖了身边的人,他的亲朋好友、跑团队友、还有单位同事,越来越多的人受他的影响,积极加入到无偿献血爱心队伍中来。
一日行善易,日行一善难。从第一次献血到现在长期坚持捐献血小板,无偿献血已经成为姚立军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在坚持做着这件平凡而伟大的事情。
“只要身体条件允许,我会一直献下去。”临别时,姚立军坚定地说。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