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文理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教授田润刚的办公室电脑里,保存着许多鸟类生态照片。昨天上午,他指着照片中一只蓝色的鸟对记者说:“这是红胁蓝尾鸲雄鸟,上体为蓝色,肋部两侧为橘黄色,冬天,在校园里经常能看到。它们通常在每年4月中旬飞去北方,国庆节后飞回来。”
近日,绍兴文理学院发布的一份电子版《校园鸟类图鉴》令人欣喜。图鉴显示,截至目前,该校校园内已发现的鸟类多达93种,隶属于10目27科,其中还包括凤头鹰、小鸦鹃、画眉3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虎斑地鸫、红头穗鹛、灰喉山椒鸟等本地比较少见的鸟类。
这些珍贵的素材和数据正是来自田润刚。作为一名鸟类摄影爱好者,他在绍兴文理学院拍鸟已长达22年。“这93种鸟类都是我在学校里看到过的,大部分都拍到过。”他说,长期拍鸟,是为积累上课素材,服务于专业教学。“对学生来说,鸟类是很有吸引力的,它有漂亮的羽毛、优美的鸣叫。在校园里发现的鸟类,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红嘴蓝鹊
位于绍兴文理学院南山校区南侧的龙山,是田润刚常去拍鸟的地方。昨天上午10点,他背上相机,带记者前往龙山观鸟。“在我们学校随处走一走,就能发现10多种鸟类。”田润刚话音刚落,一只长尾大鸟掠过湖面。“这是红嘴蓝鹊。过去,这类鸟只能在绍兴南部山区见到,现在,它常常出现在我们学校。”他说。
“五水共治”等政策举措实施以来,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田润刚认为,这是近年来校园鸟类增多的主要原因。“鸟儿的生存也依赖于食物。食物的多少,取决于生态环境的好坏。”田润刚说。
黑短脚鹎
沿山路上行,各种动听的鸟鸣声不绝于耳。一只白头黑身的鸟儿停在树梢,发出阵阵鸣叫。田润刚迅速举起相机,调整焦距,“咔嚓”按下快门。“它是黑鹎,也是常见的鸟类,爱吃种子和昆虫。”他一边向记者展示相机里鸟儿的照片,一边介绍。
“鸟和人一样,喜欢舒适且有安全感的环境。人为活动干扰少一些,鸟的安全感就会强一些。这也是我们学校受鸟儿欢迎的原因之一。”田润刚说,近年来,政府加强环境保护的管理和宣传,绍兴人尤其是在绍大学生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不断增强。“文理学院有山有水,生态环境优美。总体来说,这里的观鸟资源位居全国高校前列。”
田润刚还鼓励更多“文理”学子成为校园观鸟人。“鸟儿欢歌,蝴蝶飞过,花儿开放,此情此景会让你觉得身心无比舒畅。”田润刚说。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