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喝茶的场所,绍兴名人徐渭在《煎茶七类》中强调其环境与氛围,饮茶宜“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谭把卷”;鲁迅先生也经常在作品中提到绍兴茶馆,他把茶馆的作用精妙地概括为三条:打听新闻、闲谈心曲、听听说书。
从古至今,茶馆一直在绍兴人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绍兴旧时茶楼、茶室、茶店遍及大街小巷,一般百姓多有“坐茶店”的习惯,而现在的茶馆,则延伸出更多的功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生活方式。
茶馆延伸新功能
“茶馆书场”曾是旧绍兴的一大风景。茶客们可以在茶馆内欣赏到知名说书艺人章志华说的《三国演义》以及樊五十父女演唱绍兴摊簧《打闯楼》《卖青炭》《三戏白牡丹》等民间曲艺。
设在越城区大禹开元内的“越州书苑”是一家传承了这种古风的新茶馆,老板方天通过“绍兴评话”的曲艺表演形式,把精彩的历史故事用绍兴方言演绎出来。光顾该茶馆的,以外地游客居多,也有不少本地的忠实茶客。
4月10日晚8点的一场绍兴评话《红岩》,是方天临时加演的场次,事先并没有太多宣传,只在茶馆门口用一块小黑板写了演出信息,却吸引了一大批顾客。12岁的孙卓昊已经是第三次进茶馆听书了,当天他和家人饭后散步路过茶馆,就决定进去听一场。越城区稽山街道的应华丽则带着先生专门来捧场。一人一壶茶,一个杯子,茶客们一边喝茶,一边欣赏台上的曲艺表演,表演到精妙之处笑声朗朗。
“绍兴茶馆在传承茶文化,传播茶知识的同时,还会举办多种活动,如民俗文化讲座、古琴演出、花艺培训、茶艺培训、地方曲艺的学习体验等,为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平台。”方天告诉记者,如今新式茶馆,如果光凭室内环境优雅已经难以吸引茶客了,因为不少爱茶之人家里或者公司就有布置精美的茶室。而茶馆的生活体验,更多的是以茶为媒,嫁接别的功能,比如可以设计外地游客来绍兴旅游打卡的一些项目。
另外一家绍兴茶客心目中的老牌茶馆“诚茶馆”就在“越州书苑”附近,这两家经营各有侧重。这家开了10年的茶馆能在绍兴保持较高人气,更多的是专注于茶文化本身。“我们一直只经营非遗传承人王顺明大师的武夷岩茶,精选了其中四五十个品种。”“诚茶馆”老板蒋英说,茶客的习惯也需要培养,好的茶馆主人就像是客人饮茶入门时的引导者,能提升客人饮茶的品味。
打听如今绍兴有经营特色的茶馆,不同人群会有不同答案。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走进茶馆,跟茶馆经营者的注重年轻化的理念分不开。
位于越城区鉴湖水街的“朴见”以及大禹陵景区附近的“言物·集茶馆”,都是年轻茶客喜欢的新式茶馆。不仅装修上更偏向年轻人喜欢的风格,而且对茶点的选择,茶具的布置等细节,都十分用心。
“言物·集茶馆”的老板阮春萍是个90后姑娘,资深爱茶之人。“我们这家茶馆是越城区最早一批针对年轻人开设的茶馆之一,许多客人愿意从咖啡馆转战茶馆,也算是一个经营上的小小突破。有一次,还有一群高中生订了一间包厢,一起喝茶、做作业。”阮春萍说,每次提供的茶点被夸好吃,她都特别开心,“光脆枣,我就买了三四家试吃,最终选了一家,不少客人都让我提供购买链接。”
绍兴茶馆“老字号”
绍兴茶馆可以说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旧时,绍兴茶馆、茶店、茶室比比皆是,无论城乡,只要有小集墟的地方,就有卖茶的店肆。”在越文化研究专家张观达的《绍兴饮食文化》一书中就有提到,这些茶肆大致上分两个档次:高档的称茶楼或茶室,一般的则称茶店。新中国成立前,绍兴的茶楼或茶室,往往是行业聚会所。如开设在花巷布业会馆里的“适庐茶室”,是绍兴布业聚会之所;开设在宝珠桥堍的“第一楼”,是米业聚会之处。
此外,绍兴城内的“鼎新茶园”和“越红茶园”等大茶馆,鲁迅先生小说《药》中华老栓开设的那种小茶馆,则是一些搬运、打杂的劳动者休息解渴的场所,也是有些主顾找劳力、洽谈生意的场所。
“不过现在绍兴茶馆中真正的老字号应该是没有了,我们的茶馆业也好,整个茶产业也好,远没有之前辉煌。”柯桥茶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长金银永告诉记者,绍兴茶馆业在晚清以及民国时期最为兴旺。
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前后,绍兴城乡茶肆一度销声匿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绍兴茶馆业才又渐渐复苏。
而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开设的一批绍兴茶馆中,颇具特色的是越城区的“雁雨茶艺馆”“三味茶楼”“越红茶楼”和诸暨市的“陆羽茶馆”、上虞区的“春草堂”等,而大众化的茶店则遍地开花。
重振雄风待努力
茶馆是城市的一种文化符号,体现了一座城市的风格和品位,随着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需要更多的茶馆来衬托和点缀,众多的茶企也需要通过茶馆这一窗口来扩大茶叶的销路。饮茶爱好者、市文广旅游局推广交流处负责人刘翔表示,当前绍兴多数茶馆主要是面向大众,这是为了生存需要采取的策略,但是就长远的发展而言,应该根据茶馆自身的规模、资金、定位等,对消费者群体有一个科学的分类。
目前绍兴的饮茶氛围跟杭州相比并不浓厚。绍兴茶馆业要重振雄风,首先在茶馆的经营上要注重层次性和科学规划,考虑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求。金银永表示,在选址定位上,不能过于集中在闹市区,应逐步向社区、景区、市场等拓展,在中心乡镇开设茶馆,也是不错的选择。在经营方式上,要体现特色性,不能千篇一律,有雅座、普座、包厢、路旁茶座任人光顾;有早茶、午茶、夜茶、自助茶任人选择;有冷饮、热饮、茶饮、小吃任人享用。经营丰富多样的消费品种的同时,也可以尝试主题茶馆、特色茶馆、体验茶馆等模式,强化个性,形成品牌特色。由于茶馆是服务行业,相对利润率较低,投资成本回收缓慢,因而,在其初创期,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适当的扶持以及引导。
越城区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绍兴三味茶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炜表示,近年来绍兴不少新开的茶馆走的都是“小而美”的路线,同时也加入了许多年轻人的创意和新的理念,这是一件好事。只有绍兴大街小巷里的茶馆越开越多,大家在各自的领域做精做深,绍兴的饮茶氛围才会越来越浓厚,去茶馆喝茶才会重新变成绍兴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