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眼镜螺蛳摊”餐具低价转让、“状元红”被挡板包围、“南方名灶”大门紧锁……最近,越城区多家特色餐饮店关门歇业,这些店规模不大,但因良好的口碑、实惠的价格,曾在越城区竞争激烈的餐饮业占有一席之地。这些老店(名店)为何纷纷歇业?后疫情时代,餐饮老店何去何从?连日来,本端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A
摆了27年的
“男眼镜螺蛳摊”歇业
越城区人民西路336号,男眼镜螺蛳摊(大酒店)所在地。10月2日中午,记者来到现场,看到大门口停满私家车,玻璃大门紧锁。“暂停营业,部分东西低价处理。”玻璃墙上张贴的告示十分惹眼。透过玻璃,只见大厅内一片狼藉,餐具、桌椅等散乱堆放着。
“疫情初期歇了一段时间,后来营业了一段时间,8月初又关掉了。当时还把餐具等物品摆出来,低价处理,说是彻底不开了。”附近居民张老伯说。在他看来,男眼镜螺蛳摊(大酒店)在这里立足了十余年,其菜肴口味地道、价格亲民,曾经颇受欢迎,如今悄然停业,令人惋惜。
说起“男眼镜螺蛳摊”,不得不提其创始人鲁建定。1988年,18岁的鲁建定在柯桥一家餐馆打工,4年时间学得一手好厨艺。上世纪90年代初,螺蛳摊在老城区风靡一时,大江桥成为螺蛳摊聚集地。鲁建定看准时机,1993年用一辆三轮车和几张桌子,在大江桥支起了螺蛳摊,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摊子不大,但戴眼镜炒螺蛳的鲁建定名声渐渐大了起来。2002年,市政府将大江桥等处螺蛳摊统一规划搬迁至城东夜排档。鲁建定不但在城东夜排档坚守着“男眼镜螺蛳摊”,2004年还盘下人民西路336号一家濒临倒闭的大酒店,开了男眼镜螺蛳摊(大酒店)。再往后,随着城东夜排档的拆除,螺蛳摊消失,鲁建定把更多精力放在了男眼镜螺蛳摊(大酒店)上。
红火一时的“男眼镜螺蛳摊”如今开始甩卖餐具。
“绍兴市特色餐饮酒店”“绍兴市十大人气酒店”……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男眼镜螺蛳摊”名气越来越大,鲁建定赚来了人气,也赚得了真金白银。于是,他开始关注公益事业,汶川大地震他组织员工捐款3万多元,玉树地震又捐出2万多元,免费为困难家庭提供慈善年夜饭,为重症大学生送去3万元慰问金,连续多年给孤寡老人和孤儿院孩子送去生活用品……这些公益事业让鲁建定和“男眼镜螺蛳摊”一样,在绍兴餐饮界小有名气。
然而,去年8月,男眼镜螺蛳摊(大酒店)突然歇业,引发关门猜测。不过,该酒店经过一番装修后,部分餐厅变身“旱蒸牛肉主题餐厅”。这是酒店的首次转型,但生意并不理想。之后,疫情暴发,生意再次遭遇“滑铁卢”。今年8月,酒店开始甩卖餐具。
日前,记者联系了鲁建定。他说:“现在餐饮难做,这几年生意都不理想,今年受疫情影响生意更加冷清。这次房租到期,我没有续租,但‘男眼镜螺蛳摊’牌子还在,如果有人租下这家店面,我想转租部分继续经营餐饮,但至今未找到接手者。”鲁建定说,他暂时没有在其他地方开店的打算。
从1993年摆摊开始,“男眼镜螺蛳摊”已陪伴市民走过27年,如今之所以关门,知情人士分析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口味一成不变,缺乏创新,难以吸引年轻人;二是地段不佳,缺少停车位;三是鲁建定在其他地方经营栽了跟头,无暇顾及“男眼镜螺蛳摊”。
B
坚持13年的
“状元红”关门
越城区稽山公园内,毗邻环城河,一路循着“状元红酒楼”的指示牌,记者找到了这家酒楼,但现场被挡板围住,内部正在装修。“‘状元红酒楼’已经关门了,老板不做了,现在是一家新店,不过已经装修了一年多,迟迟未开业。”该公园内一位管理员说。记者看到现场有新店招聘广告,但拨打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状元红酒楼”经营者汪雪良说,这家店他经营了整整13年,关门原因并不是生意差,是自己年龄大了,房东要求签8年租期,他觉得太长,只好放弃。同时,他跟别人合伙在其他地方开餐饮,亏了不少钱,这让他对餐饮“无心恋战”,如今开启了旅游养老生活。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关门的中小餐饮店还不少,其中不乏老店或名店。越城区中兴南路上的“南方名灶”经营时间不算长,但其口味好、价格亲民,备受周边居民推崇,但最近也关了门。此外,稽山中学附近的“越院土菜馆”,紧挨绍兴银泰城,地理位置还不错,最近也挂出了“转让”信息。
男眼镜螺蛳摊(大酒店)的隔壁,是“海虹舫”人民路店,该店在这里经营了15年,然而最近也关门了,店面进入装修阶段,取而代之的是一家药店。“因为地段不好,特别是没有足够的停车位,影响客源。”对于关店原因,“海虹舫”有关人士透露。
位于府山脚下的香港品珍楼,也是一家开了近10年的餐饮老店,受疫情影响,加之店面租金居高不下,于今年4月搬入解放南路延伸段附近,规模大幅缩减。
C
地段不佳、创新不够
这些餐饮老店“难挺住”
那么,这些无法“挺住”的餐饮店,有哪些共性呢?
“从最近关门或‘瘦身’的餐饮店看,他们经营之地昔日繁华,如今人气不足,在房租到期后,纷纷选择了歇业或转战其他地方。”绍兴市餐饮业和烹饪协会秘书长骆来信说。以男眼镜螺蛳摊(大酒店)为例,其所在地毗邻繁华的解放路商圈,如今随着解放路商圈的没落,加上该酒店所在地停车场设施不足的短板,这一带的商业氛围渐渐淡化,餐饮业也随之繁华落尽。
创新不足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菜品是餐饮业长足发展的根本,无论多大规模的餐饮店,均有自己的主打菜品,即特色菜。然而,有些老店菜系单一,创新能力欠缺,有的虽然坚守绍兴菜味道,但过于传统,对外来游客或年轻人吸引力不够。“做餐饮,来不得半点三心二意,需要一心一意,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但这并不是固步自封,一成不变,相反,在坚守的同时,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包括产品创新和定位创新,多元化发展。在这次疫情中,一些走‘单一路线’的老店,抗风险能力差,导致歇业。”浙江省餐饮协会副会长、“寻宝记”绍兴菜创始人张亮说。
商务宴请的日渐减少及疫情是压垮部分餐饮店的外部原因。绍兴文理学院越商研究院院长、经济学教授李生校说,这些年,商务、会务消费大幅缩减,取而代之的是婚宴、朋友或家庭聚餐成为主要消费力量,餐饮业早已形成供大于求的局面。从今年年初开始暴发的疫情又重创了餐饮业,使许多本已经营困难的餐饮店雪上加霜,在房租、人力等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下,个体餐饮或中小型民营餐饮背后没有雄厚的财力支撑,遇冷一段时间,资金短缺难以为继,不得不选择退出。
D
创新,才能让老店
立于不败之地
随着国内进入后疫情防控时期,餐饮行业逐步复苏,在疫情的考验下,有些店满血复活,有些店被淘汰出局。李生校说,在竞争白热化的餐饮业,老店要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多方面创新。
产品创新,走品牌发展之路。张亮用“寻宝记”的发展举例,“我们品牌走过18年,产品创新从未中断”。他认为餐饮业要长期发展,需要创立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坚持产品创新,与时俱进,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
营销手段创新,不能固步自封。今年5月,成功盘下鲁迅故里“咸丰酒店”,开出“绍东家·三味酒楼”的“60后”梁晓黎说,一些传统餐饮老店,守着“一亩三分地”多年不变,慢慢与消费者需求脱节,最终被市场抛弃。在互联网时代,一定要注重营销手段创新,充分依托网络平台,宣传和扩大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思路创新,要有抱团意识。海虹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平说,如今餐饮业模式不断变化,从业者不能坚守一处,只有创新思路,主动去适应新环境,做新产品。目前,他们投资上亿元在迎恩门风情水街打造宴会中心,就是在寻求创新。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