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老城区,前观巷11号,原绍兴少年宫所在地,现在是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一个校区,承载着一代又一代绍兴青少年的童年记忆。眼下,因古城保护利用需要,前观巷校区正在腾空搬迁。由此,这片4亩之地再次牵动众多“老绍兴”的情思。
从更名到改扩建
少年宫的影响逐步放大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前观巷11号,这个青少年儿童的培养教育基地,已走过了65个年头。
1954年的秋天,开明绅士张琴荪之子将前观巷11号这座风格古朴典雅、富有绍兴建筑特色的合院捐献出来。次年“6·1”国际儿童节,绍兴市区首个少年儿童活动场所——“绍兴少年之家”正式向社会开放,由我国近代著名书法家徐生翁先生题写的“绍兴少年之家”匾牌高高挂起。这是绍兴少年宫最初的雏形。
1958年春节,经上级批准,绍兴少年之家更名为绍兴少年宫。少年宫首任负责人黄闰贞在合院内一口天井旁,栽下一棵桂花树,寓意吉祥、美好。1959年,时任团市委文体部副部长的杨乃燕被派驻到这里协助工作。在他的组织下,少年宫首次开设了航海、航空模型兴趣小组,不少学生在他的指导下进行模型制作。“1960年,地级市少年宫创设航海、航空模型兴趣小组的,在全国都少有。”杨乃燕说,当时,看着孩子们的航模作品试飞成功,他特别开心。
部分中心教职工合影留念。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周芾棠、冯文栋等老先生也为少年宫做了众多开创性的工作。“19世纪70年代,每到周末,会有四五百个孩子来到这里获得知识与快乐。”冯老回忆说。
1966年至1972年,受“文革”冲击,少年宫工作陷入停顿。1973年,其重建工作启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少年宫工作全面恢复。
1979年12月,27岁的徐瑞梁作为少年宫重启后招聘的首批教师之一来到了前观巷11号,主教书法。“那时少年宫的专职教师共4名,设书法、美术两个兴趣班,每到周日和节假日,城区小学推荐的部分书画特长生会来少年宫参加书画辅导。”徐瑞梁回忆说,每个班级约15名学生,一节课两个小时左右,“当时的教学场地是2层楼高的老房子,房间很小,并不适合做教室。”
1982年,少年宫改扩建一期工程——北面综合楼建造项目启动,近两年后建成并交付使用。1984年,其二期工程建设实施,拆除了部分旧宅,建成东面教师办公楼。1988年,三期工程南面新楼落成。至此,少年宫的整体建筑格局基本形成。
徐瑞梁告诉记者,这三期工程建设,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除了老房拆旧建新,在此期间,少年宫还公开招聘了一批在舞蹈、艺术体操、无线电、航模、小提琴等方面有专长的优秀教师。自此,少年宫公益兴趣小组的活动项目逐步拓展,对外影响力逐步扩大。
上世纪80年代,少年宫里“登月火箭”、电子游戏机、小剧场等设施的建成投用,令当时的孩子们感到新奇。“印象最深的就是‘登月火箭’这台大型游艺机。它的中间是半倾斜的月球模拟形象,上边悬着一个‘登月舱’,周围设有一圈座位,可以坐数十个人。游艺机启动后,座位环绕‘月球’转动,且越转越快。”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副主任邵峰于1986年到少年宫工作,她回忆说,当时好多学生对“登月火箭”很“着迷”,少年宫门口还因此排起长队。
作品走进中南海
开启创新发展新阶段
1990年绍兴少年宫被评定为省一级少年宫后,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这期间,师资队伍稳定,活动开展频繁,培训走上正轨,发展较为平衡,特色日益明显。“这是少年宫开启‘多条腿’走路的时代。”邵峰说。
少年宫第六任负责人董建成坚持改革创新,提出“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的办宫宗旨和“少儿为主,兼顾青年”等校外教育理念。少年宫一方面面向市区学生组织开展阵地活动,另一方面创办夏令营活动,举办“希望工程”“绍兴青年艺术节”等大型公益活动,引导师生认识社会、亲近自然、深入生活。
“90年代,我们每年的‘6·1’‘国庆’‘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游园活动,都无偿向社会开放,并且不定期举办街道、广场文艺表演,这使活动的参与人数大大增加。”邵峰告诉记者,1992年的少年宫“欢乐大世界”游园活动,4天时间,参与人数达到3.5万人次;1993年全年,参加少年宫组织活动的少年儿童达17.5万人次。
也是从1990年代起,绍兴少年宫佳作纷呈,人才辈出,百花齐放。1994年,少年宫舞蹈老师章燕编导的原创少儿舞蹈《看社戏》在全省第二届“音舞节”上获创作、表演和音乐一等奖,并在当年国际儿童节之际赴中南海怀仁堂演出。“这是目前为止绍兴唯一一个进中南海演出的少儿舞蹈节目。”董建成说,章燕热心公益,关爱青少年,曾多次去山区等地为孩子们编排舞蹈。1995年,中央电视台根据章燕事迹拍摄电视剧《舞蹈教师》。
进入新世纪,绍兴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在第八任主任朱老虎的带领下驶入了发展快车道。2002年3月,市少年宫正式更名为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由于当时前观巷11号已无法满足广大学员及家长日益增长的校外教育需求,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新建工程全面规划,顺利实施。这是绍兴青少年校外教育史上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朱老虎介绍说。
2002年9月,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易地新建工程启动;2003年7月,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期工程竣工并向社会开放。从此,绍兴的青少年有了一个集培训、交流、体验、展示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教育场所,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成为当时省内占地面积最大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同时也是全国地级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青少年宫。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老虎主任带领全体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创立了全国团属青少年宫第一个青少年实践基地,解决了普遍困扰青少年宫系统的周一到周五“白日空”问题。自此,前观巷校区以素质培训为主,在城东原江南游乐城的基础上易地新建的新中心主要承担开展中小学生实践活动及各类公益性活动的功能。
目前,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架构起含艺术、体育、科技、文化、实践等五大类别的课程体系,年开设培训班次3600个左右,年培训量约36000人次。
多年来,绍兴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已成为全市乃至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动的一张金名片。2004年,它被评为全国先进青少年宫,同年5月,其又被命名为“全国小公民道德建设活动实践基地”。2005年5月17日,时任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到中心视察。2015年,中心被评为浙江省市级示范青少年宫。
铭记历史 筑梦未来
征集相关老物件老照片
“30多年前,被评为少年宫优秀学员的激动心情至今难忘”“小时候,我在这里上过书法、竹笛、五笔和小记者班,门口有萝卜丝饼、‘老次坞’等零食,对面还有家四驱车玩具店”“有多少人和我一样,曾坐过少年宫里‘登月火箭’”……如今,谈及与“少年宫”一起成长的峥嵘岁月,不少人觉得恍如昨日。
近段时间,前观巷里的一景一物,成为教职工追忆的对象。在少年宫工作奋斗过的老师纷纷从各地赶来,再看一眼少年宫,留下最珍贵的合影。“每到秋季,树上的桂花香飘万里,整个前观巷都能闻到它的花香。早些年,一些曾住在附近的居民还循香而来呢。”5月11日,回到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凝望着熟悉的桂花树,年过八旬的黄闰贞感慨万千。第二天,徐瑞梁也特地赶往前观巷11号合影留念,“我在这里工作了大半辈子,在它搬迁之前,我一定要来看一看。”徐瑞梁说。
65年来,前观巷11号历经9任负责人,他们先后为青少年校外教育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65年来,无数少年在此度过无忧童年,无数优秀人才在这里放飞梦想。“少年宫”将迁往何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邵小刚说,中心前观巷校区临时过渡场所为仓桥直街141号原府山中学所在地,于今年秋季复课。同时,镜湖新中心规划在积极对接中。
为回顾和纪念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前观巷校区的发展历史,近期,中心还向社会发布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积极捐赠与其相关的一些老物件、老照片。“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和全市人民一起铭记过去65年的珍贵时光。”邵小刚说。
(内容来源:绍兴晚报)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