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小越街道冯柯山村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冯佳俊正在村里忙着整理党员档案资料,一位党员前来交资料,他立马起身迎接。“农村工作跟我想的不一样,需要更多耐心,也能学到更多。”一个半月前,他通过小越街道统一招聘成为一名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如今,这名村民眼中说话慢条斯理的男孩受到了大家的欢迎。
今年,小越街道探索试点推进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制度,定向对村主职干部、“两委会”干部、社会人员群体进行分类依序招录,直聘主任、副主任37人,选聘专职工作者36人。还公开招聘专职工作者14人,大学生占了大半。这些社区专职工作者成为小越街道村干部梯队建设中的重要布局,也将破解村干部“青黄不接”的难题。
“专职工作者要按要求全时脱产专职从事村务工作,明确岗位及工作职责。”小越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提高村干部的履职管理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街道按照“人、岗、事”合理匹配,村干部工作岗位也由“半日制”“副业化”向“全日制”“职业化”转变。
按照村务职责划分,小越街道在各村设置了党政综合、农经保障、社会事务、政法管理、村务管理五类岗位,实行主任抓总、专人专岗、委员协助模式有条不紊推进工作。同时严格考勤、请销假制度,配套指纹、人脸识别打卡软件,实行专职干部全日制坐班制,整村捆绑考核,每月对党建工作、环境卫生、河道保洁等25项工作进行加减评分,考核成绩直接挂钩年终绩效奖金数额和是否续聘。这样一来,整个队伍团结干事的热情高涨。
为使新招聘的年轻人“尽快上手”,每名新到岗的农村社区专职工作者都将由村党总支书记或村委主任担任带教老师。“对村干部来说是一次提升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的好机会。”小越街道新宅村党总支书记陈苗根感慨地说,相比老一辈的村干部,大学生知识结构全面,有些更具备专业背景,新老结合也是今后村庄工作发展的趋势。
经过一个半月的锻炼,冯佳俊也总结出了一些解决村庄治理难题的诀窍。“主动叫一声阿姨叔叔,帮对方泡一杯茶,前来办事的村民会给予更多理解。”冯佳俊从小在村里长大,不少老年村民看他就如同自己的孩子。不过冯佳俊心里也非常清楚,要真正得到村民的认可,关键还是要能够实实在在帮大家解决问题。“我相信只要把该做的做好,一切都不是问题。”对于在村庄的未来发展,冯佳俊信心满满。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