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托纳多雷其它两部著名的电影一样,《海上钢琴师》是关于时空的故事。它讲的是我们如何从过去的时光里获得力量。
这个过程叫做回望。每一代人都会回望过去,他们带着新的视角,赋予过去新的意义。所以导演在电影修复版上映之际写信给观众说:“谢谢你们,赋予这部电影新的生命。”
然而作品本身并没有变化,就像电影中的弗吉尼亚号,它代表一个有限的、确定的时空,存在于过去,永远不可更改。
这也是这部电影经久不衰的原因,我们观看它,如同观看回忆本身。或者换句话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艘弗吉尼亚号。
在电影开头,生活潦倒的麦克斯来到当铺,不得不卖掉自己的小号以换取温饱。随着一段深情的韵律响起,1900的故事就此展开。
影片看似朴实,实则精巧,它采用了多时空交叉的叙事结构,“现在”和“过去”两条时间线交叉展开,层层推进。
最后,麦克斯时隔多年在船上再次见到了1900,所有的线索汇聚到一处,所有的谜底也就此解开,原来1900一直都在船上,从来没有离开过。
有的角色会惊艳众人、有的角色蓬勃有力,但电影中很少有角色像1900那样,让人难忘。他是一个在有限世界中游走的人,从船头到船尾,从琴键的这头到那头,他就在那个有限的空间里活到了极致。
他是那种你可以在逆境中用来汲取力量的人,你看,别人只靠着88个琴键,就演绎出了如此传奇的一生。而那么多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中、比他拥有更多琴键的人,却似乎总是迷失了方向。
这是为什么?答案说来其实也简单,他专注,纯粹,心无旁骛,他只生活在船上,从不踏步更为复杂的陆地。他一生所做的事也只有弹琴一件,音乐成了他的语言,与他的生活融为一体,音乐就是他存在的意义。
所以杰尼注定会输给他,杰尼是活在陆地上的,不管他发明了什么音乐,他的人生构成要比1900复杂多了。所以1900是绝不会走下那艘船的,即使到最后他要以生命为代价做出这个选择,那也别无他法。一个纯粹的、有限的人,即便踏上了陆地,活了下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这不是因为1900有多懦弱,也不是因为他有什么性格缺陷,他的选择是对的,他只是做了我们几乎所有人都不敢做出的那个选择而已。所以1900成为了一个符号,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每当我们失去力量时,每当我们没了方向时,每当我们需要再次做出妥协时,我们可以想想弗吉尼亚号,那是珍藏在我们每个人心底的一个纯粹的时空,它也许源自你的童年,也许源自你的家乡;你也可以想想1900,想想曾经有那么一个人,他从来没有认输过,也从来不曾迷惑过,他就是那么坚定地活在那艘船里,哪儿也不去。
影片最后,麦克斯又拿回了他的小号,因为他又见到了1900,又一次从那里获得了力量。只是他用完了这次机会,以后永远不会再有了。一声巨响,弗吉尼亚号就此逝去,1900就此逝去,这是电影的结尾,是导演给麦克斯的一场告别,也是给我们的告别。
我们终将告别。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