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每个人都可以体面地老去

王立彬

2019-10-08 09:42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晚年孔子说自己“不知老之将至”,但一个人口老龄化社会却不能“不知老之将至”。认识老龄化的基本国情,人人“知老”“尊老”,就能以制度优势、文化优势,创造一个老年友好型社会,使我们每个人都能体面地老去。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就像突然意识到父母老去一样,老龄化挑战同样让我们惊心而且感到准备不足。银发浪潮,已经不只是比喻。

小说家米兰·昆德拉说:“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人口老龄化是长期的基本国情,国家、家庭、个人都得行动起来。我国已经提出要用3年时间向全社会进行老龄化国情教育。国情教育,当然是全龄化的,从党政干部到广大青少年,从城市乡村到各行各业,都要直面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多、老龄化速度快、应对任务艰巨的现实。就像父母进入老年对家庭的影响一样,老龄化将深刻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每个家庭,对此有足够的思想物质及战略准备,是一个社会成熟、稳健的重要标志。

让每个终有一老的人都无后顾之忧,我们有制度优势。党中央对养老问题高度重视。在国家决定今年全面推开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后,财政部、人社部、国资委、税务总局、证监会等近日发布通知,明确了工作的时间表,这充分体现了在国有经济做优做大做强的同时,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代际公平和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精神。

让每个人都能满足对晚年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也有文化优势。强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重视家庭伦理和族群邻里关系,都为缓冲老龄化压力,走“中国式养老”之路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强化“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理念,使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可以使高龄化、老龄化同样成为一种人口红利。“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我们每个人都要为老龄化做准备,既为自己做一个全职业周期的物质准备,也做好“想得清、放得下、看得开”的心理准备,达观、宽容、自主,真正像孔子说的那样“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从从容容体面地老去。

来源:绍兴日报   编辑: 雷彦平

相关阅读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