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会稽17 | 文武双全的宣侠父

2019-09-26 10:58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前言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我们绍兴是一个有着优秀革命传统的光荣之地。无论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成长、成熟中,在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中,绍兴都谱写了重要的党史篇章,留下了不可替代的革命文化,这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革命文化”的要求,纪念绍兴解放70周年,绍兴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联合绍兴发布,从2019年3月起共同推出《红色会稽》栏目,开展绍兴地方党史推送宣传工作,意在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汲取力量,为绍兴“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17 | 文武双全的宣侠父

宣侠父,1899年12月5日出生于诸暨县湄 池长澜村,从小颖过人,有胆有识。二十多岁参加革命,凭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在中国革命的大舞台上,大显身手,功卓著。他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是一位文武双全的战将。 宣侠父读书非常用功,有扎实的文化基础。在小学读书时,获得全县作文比赛第一名。

对中国的古典文学特别喜欢,如浒》、《三国志》等书常常爱不释手,而且经常现炒现卖,白天看书晚上就会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宣侠父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一次,因身体欠佳不能去学堂,宣侠父就自告奋勇去代父亲上课一连几天,他讲得头头是道,被村里的大人小孩称为“小先生”。 村里有一个土豪,四十多岁了仍无儿无女。想想平时的性”,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打算在村外大路边造个凉亭,以此“行积德”,好老来得子。凉亭造好后,总得取个名吧。

经人推荐,他请宣侠父取名题字。“侠父老弟,你给写几个字吧。”这个土豪动地恳求。宣侠父明白了他的来意,也不推辞,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宣侠父把墨磨得浓浓的,笔蘸得饱饱的,拿条小凳子垫脚,扒在上一挥而就。他写了“可亭”二字,笔迹雄健粗犷,浑然天成。这豪不知其意,“可亭、可亭”口里念念有声。心想:这个可字,或许赞美亭子造得可以,或许是预示着可以生儿育女。回去后忙请人字刻在匾上,挂在亭子显眼处,一心做他的早生贵子的美梦去了后来被人猜出其意,这“可”字乃是一“口”一“丁”组合,意即这他别再想有子女。这个土豪得悉这个情况后,气得七窍生烟,忙把匾额取下砸碎,大骂宣侠父是个不通人情、不识抬举的“小畜 宣侠父18岁那年考入省立甲种水产学校,1920年毕业后赴 本留学,两年后回到母校水产学校任教。

不久,到杭州和俞秀松、 中华等革命青年一起,从事革命活动,开始了革命生涯。1923年 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团杭州地委秘书,后转为中共 员。1924年3月,由组织选送去广州黄埔军校学习。因学习成绩 异,被推选为学生会干部。后因说了一些对蒋介石不满的言论被 发。蒋介石气急败坏,责令他“三日内写出悔过书,听候议处。” 侠父针锋相对,回答蒋介石说:“学生无过,故亦不悔,真理不 ”没等蒋介石的开除手令下来,就不辞而别。 

1925年春,宣侠父回到杭州。不久,由李大钊等人推荐,以国 党员的公开身份,到了河北张家口冯玉祥的国民军中做政治工 冯玉祥的部队虽是支旧军阀军队,但很能打仗,有一批像吉 那样的年轻军官,但旧军队的习气很重,思想极为混乱。冯玉祥 想有个得力的人到军队帮助整顿思想。党组织知道宣侠父既有 量,又有真才实学,就委此重任。当时,宣侠父年仅26岁。 宣侠父到了冯玉祥部队后,首先运用苏联红军的政治工作方 在驻地办起了俱乐部。为了与牧师争夺思想宣传阵地,他把礼 堂改为讲堂,用孙中山的画像替代了耶稣像。为能深入浅出讲授 民主义》、《帝国主义侵华史》等课,他通宵达旦,认真编写讲义。 还帮助行伍出身的“老粗”学习文化,和年轻的官兵一起开展文 活动,同有思想疙瘩的士兵谈心,充分显示了一位“政工干部”的 华。

时间不长,深得官兵们的信赖和爱戴。后来,他又奉冯玉祥 命,去甘肃等地工作。在内蒙,他妥善处理了国民军与内蒙“哥老 的矛盾,避免了一场一触即发的互相残杀的悲剧;在甘肃,他发 了一批中共党员,创建了甘肃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甘肃特 支部;在甘肃南部的欧拉部落,他帮助部落酋长成立了“甘青藏民大同盟”,并为该同盟起草了成立宣言,使方圆四百里的藏了自己的组织。 冯玉祥对宣侠父的超凡能力十分器重。1926年春,任命三 路 军 总 部 政 治 处 长 。 

1 9 2 7年 5月 初 , 冯 玉 祥 将 国 民 联 军 改 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在西安召开东征大会,亲自率师东征。父被任命为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领衔中将。在东征途中侠父他们是先头部队,沿途宣传打倒军阀,一路所向无敌。不久玉祥在国民党右派的鼓动怂恿下,态度开始转变。他将宣侠父志丹等几十名共产党员礼送出境。这时,全国处于革命低潮,好根据党的指示,于同年8月回到自己家乡诸暨开展农运工作1928年底,宣侠父与金铃结婚。新婚第二天被人告密,的掩护下,宣侠父连夜翻越坑坞山,到荪溪坞避居。 

1929年春节,宣侠父被迫离开家乡,又投入了国民革命抗日同盟军的统战工作。他前后曾任抗日同盟军军委常委、二(吉鸿昌部)政治部主任兼五师(主力)师长、二十五路军总参议京政府军参议院参议、十九路军政治部主任、八路军高级参职,为党的工作四处奔波,党的统战政策在他的工作中得到充现。 吉鸿昌,素以英勇善战著称,屡建战功,被军中呼为“吉大胆是 一 位 忧 国 忧 民 的 爱 国 将 领 。 

1933年 底 , 宣 侠 父 和 吉 鸿 昌 一 织反法西斯大同盟时,对吉鸿昌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翌年3月介 绍 吉 鸿 昌 加 入 了 中 国 共 产 党 , 并 亲 自 陪 同 吉 鸿 昌 到 上 海 履 入党手续。吉鸿昌入党后,如虎添翼,更加全身心地投入革命斗宣侠父把这样一个能征善战的“吉大胆”发展成为一个中共党员是他高超政治工作的结晶,是党的统战工作成功的范例。 

宣侠父不仅在军事上英勇善战,指挥若定,立下赫赫战功且在文学创作和办报办刊方面也有很深造诣,成绩斐然。二十30年代初,曾以“今秋”、“石雁”的笔名,创作出版了自传体长西北远征记》和《入伍前后》两本书,被左联秘密地吸收为“特别 ”。在国民革命军中他办过《混战》刊物,与吉鸿昌组织反法西 同盟后,他领导创办了同盟机关刊物《民族战旗》。他还以杨永 化名当过上海《申报》的特派记者。在奉命去西安周恩来身边 期间,还帮助侯外庐一起翻译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足见他 文功底。 

1937年8月,宣侠父因胡宗南的邀请,经组织同意,前去徐 在会见胡宗南时,他建议胡宗南用游击战去对付日本侵略军。 南不知是出于对人民军队所惯用的游击战争感到陌生呢,还 考验一下宣侠父的真才实学,脸露一副苦相,凯觎地说:“是 父兄多住几日,帮我拿出个提纲什么的?”说完仰起头“嘿嘿、 ”笑个不停。宣侠父没有去计较他的言辞,只考虑到他愿意接 议,就满口答应他的要求,并立下“军令状”,说,“请总座放心, 两天,多则五天,一定送达总座手里!”晚上回到住处,宣侠父 ,话已说出口,完不成“任务”,影响个人的名声事小,更重要的 系到共产党的威望。

这一想,睡意顿消,头脑特别清醒。他正 坐,沉思良久,打定腹稿,挥毫就写。等鸡叫三遍,《游击战争概 已经完稿了。一个通宵就写好了,胡宗南感到惊讶,连声喊着 书、好书”、“敬佩、敬佩!”宣侠父还对胡宗南说:“当官要像林则 领兵应像关天培,为的是民族,要对得起百姓。”胡宗南听后颇 动,决定把《游击战争概述》作为军队的必读书,并用封官许爵 办法再三挽留宣侠父,要他在自己左右奉事,但这个要求却被宣 婉言谢绝了。 

1937年9月,宣侠父被任命为第十八集团军高级参议,并和周 一道去山西,同阎锡山交涉我十八集团军开到山西作战事宜。 年,到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工作。7月,遭军统特务暗害。 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化战士倒下了,一位叱咤风云的战将为中 族 的 解 放 事 业 流 尽 了 最 后 一 滴 血 。 

来源:越牛新闻原创   编辑: 王丽丽

相关阅读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