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市赵家镇相泉村的榧林深处,长眠着一对革命伉俪。解放战争时期,诸暨的共产党人被敌人疯狂围剿,时任中共路东县工委副书记、副县长的何志相和他的爱人张雪泉先后壮烈牺牲。“每年香榧采摘季节,不少村民都会自发到烈士墓前纪念这对烈士夫妻。”相泉村村委主任何新说。
夫妻齐心参加革命
何志相,原名何松林,1908年出生于诸暨市赵家镇应家峙村一个农民家庭,先后在枫桥、绍兴、杭州等地上学。大革命期间,他经朋友介绍去上海做短工;大革命失败后,他回到家乡,名义上在家种田,实则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29年春天,在何达人和陈伯清两人的介绍下,何志相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何达人一起在家乡发展党员。1930年4月初,中共中央巡视员卓兰芳来到诸暨,准备以诸暨为中心发动浙西农民暴动,何达人被任命为诸暨县委书记,何志相积极组织诸暨当地农民响应。暴动失败后,他被国民党当局通缉,被迫离开诸暨到绍兴等地开展革命工作。
张雪泉,1918年出生于现诸暨浣东街道张家村一个农民家庭,1936年与何志相结为夫妻,随其赴绍兴等地以教书为掩护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夫妻二人回乡进行抗日宣传,后来一起参加诸暨政工队,全身心投入抗日救亡斗争。
参加抗战后不久,张雪泉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曾在日记中写道:“在目前黑暗世界里,只有强权而没有真理……”“我只要为正义愿抱牺牲精神,青年应有勇气……”这对革命夫妻秘密将三个女儿寄养在农户家里,抱着随时牺牲的准备在绍兴、诸暨等地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掩护战友双双牺牲
1938年5月,何志相被任命为中共诸暨枫桥区委书记。次年5月中旬,他又被任命为中共绍兴特支书记。他废寝忘食,深入到绍兴锡箔工人和内河船工中发展党员,受到上级党组织的肯定。1939年10月,何志相被任命为中共诸暨中心县委委员兼萧山县工委书记,此时的他,已经身患肺结核,但仍在为革命奔走。
1941年秋,何志相奉调绍兴,组建“浙东游击大队”,他亲自率队在绍虞沿海一带打击汪伪军。后奉命率部分队员上四明山,参与创建浙东抗日根据地。1946年6月,他调任中共绍嵊县工委直属三界区副区长。1947年8月,又调任中共路东县委副书记、副县长。就在8月24日傍晚,何志相在枫桥镇永宁乡的小溪寺召集革命同志开会时,被国民党枫桥区中队包围,为了掩护战友们撤退,他身中数弹。危急关头,他劝同志们,“我不行了,你们快走,要革命到底!”最终,何志相因流血过多牺牲。
此时的张雪泉为路东县被服厂负责人,在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怀有身孕的她化悲愤为力量,仍继续坚持革命。1947年9月21日,她接到路东县工委通知,到另一个地方参加革命会议,在途中遭到国民党中队袭击,紧急关头,她主动留下来掩护县委领导撤离,同时处理县委有关文件,最终中弹被捕。在狱中,无论敌人对其用什么样的酷刑,她都没有松口。1949年3月8日,张雪泉被敌人枪杀于枫桥,年仅31岁。
1949年11月20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思一专程到枫桥主持召开何志相、张雪泉烈士追悼大会,并决定将烈士何志相家乡应家峙村改名为“相泉村”。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