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草如茵,白鹭翩跹,雨中的新昌江羽林段,比平日平添了更多韵味。6日,新昌县羽林街道党工委书记丁爱锋与街道党工委委员王德军一起,前往新昌江羽林段巡河。
新昌江羽林段起于长诏水库坝址,终点位于青山大桥,沿途流经9个村,全长15.5公里。沿线既有村庄又有工业园区,街道根据排污特点的不同,采取了企业污水纳管、农村污水终端处理等不同方式,堵住母亲河沿线的污染源。
到达长诏村时,一户农家乐的主人已开始准备中午的饭菜。丁爱锋说,因为靠近长诏水库,村里发展旅游经济的基础较好,近年来,不少村民陆续开出了农家乐,且生意不错。“通过开展污水零直排建设,这些农家乐的污水已全部纳管处理。”王德军说。
沿着新昌江往西走,来到央于村段,只见江面开阔,风景秀美,一大片荷花映入眼帘。“央于村是浙东唐诗之路水路和陆路的交汇点,相传李白、杜甫等唐代大诗人就是从这里去沃洲湖或登天姥山的。”丁爱锋告诉记者,自从打造浙东唐诗之路被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以来,街道就一直在谋划利用唐诗文化发展沿线村庄的乡村旅游。
去年6月,新昌县发布《关于打造“浙东唐诗之路精华地”的实施意见》,提出将重点打造水上、陆上唐诗之路。意见的公布,令丁爱锋眼前一亮,“这为央于村发展乡村旅游送来了东风。”随后,街道在新昌江央于村段建了一个唐诗码头。“今后我们还将尝试让游客泛舟新昌江,重走唐诗之路水路。”丁爱锋告诉记者。
村民们也看好乡村游的前景。原来在一家企业工作的张远平,去年回到村里,流转了50多亩水田种植荷花,办起农家乐。“今年夏天,荷花基地来了约12万人次游客,光农家乐就接待了游客2万多人次。”张远平直言,异常火爆的生意离不开村子的发展。“环境好了,古驿道、古砖窑、小石佛等历史遗存都成了难得的旅游资源。”
护好一江清水,反哺一方百姓。“在管护好母亲河的基础上,利用新昌江的美丽资源,我们正对接专业机构,开展乡村旅游建设,全力打造沿江美丽经济带,把美丽资源转化为老百姓的增收红利。”丁爱锋表示,接下来,以央于村为重点,街道将着力打造一个美丽的新昌江畔唐诗文化旅游区块。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