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上虞英烈长眠他乡71年

越牛新闻记者 周国勇 赵林供图

2019-08-27 17:12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1948年,年仅21岁的宋良钧在仙居县遭到当地反动势力的伏击,不幸中弹牺牲,自此埋骨他乡。日前,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赵林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意外发现宋良钧疑似上虞籍,经过多方考证调查,确认他为上虞人。

日前,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赵林在查阅相关资料时,意外发现革命烈士宋良钧疑似上虞籍,经过多方考证调查,确认这位牺牲在台州市仙居县淡竹乡的烈士为上虞人,当时他年仅21岁。至此,有记载的上虞烈士名单又新增一位。

上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区委党史研究室肯定了赵林的这一发现,并希望社会知情人士提供线索,共同寻找这位虞籍烈士的亲属家人,以告慰烈士在天之灵。

烈士忠骨 

长眠他乡

宋良钧,祖籍上虞,1928年10月13日出生。抗战爆发后不久,父亲亡故,家中留下兄弟姐妹四人,母亲一人无力抚养年幼的子女,曾一度将长子宋良钧送进儿童保育院。

1944年8月,宋良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在校时,他阅读了《新华日报》、《群众》等大量进步报刊杂志,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之后,担任重庆《民主周刊》编辑。

1947年初,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重庆市,不少进步人士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暗杀、绑架或残酷迫害。宋良钧被迫离开重庆,辗转到了上海。5月,经朋友引荐,来到江苏省靖江中学任教,不久,校方发觉他思想进步,怀疑他是共产党员,便派人暗中监视他的活动。宋良钧只得回到上海,同时,更坚定了投奔解放区或游击区的决心。

同年11月,他从上海前往括苍山区参加游击队,被分配至括苍支队第二中队担任文化教员。在部队时,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寒冬腊月,他同战友们一起穿着单薄的裤子和草鞋,踩着皑皑白雪,顶着凛冽寒风,翻山越岭,从不叫一声苦,也从不喊一声累。在中队,他又是卫生员,时常背着小药箱四处奔波,细心地为受伤的战友包扎护理,备受广大干部战士的好评。

1948年秋,宋良钧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10月30日,仙(居)临(海)黄(岩)边区工作人员金秀登在仙居县景凤乡(今淡竹乡)的龙潭头村活动时,被当地的反动分子杀害。翌日,第二中队全体指战员奔赴龙潭头,准备搬运金秀登烈士的遗体时,遭到了当地反动势力的伏击。宋良钧奋不顾身,英勇还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1岁。

烈士忠骨埋他乡,大山深处留英魂。尽管牺牲已经71年,但在当地群众间,仍口口相传着这位虞籍烈士的革命精神和英勇事迹。

意外发现 

艰难取证

身为上虞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员的赵林,业余最大的爱好就是搜集研读红色史料、研究各时期虞籍英烈生平事迹,目前已成为当地颇有影响力的新四军历史研究者。

今年7月底,赵林在收集已故中共浙南游击纵队括苍支队老战士李方华的事迹材料时,在由李方华本人撰写的《培训革命知识青年的摇篮——记括苍(乐清)中心县委历届青训班》中,无意间看到宋良钧名字和籍贯,这引起了他的注意。查阅上虞烈士档案资料进行核实,却没有找到相关的文字记录。又去翻阅由浙江省民政厅编制的《碧血丹心——浙江烈士英名录》,在杭州卷和台州卷中找到了宋良钧烈士的相关记录,但籍贯都无法对上。

由于宋良钧参加革命工作最初是在温州乐清一带,赵林联系了乐清市委统战部原部长方圣忠,在他引荐下,又找到了今年91岁的乐清县委党史办原主任邵汉领。邵老确认:“宋良钧为上虞人,他参加了括苍(乐清)中心县委的第二期青训班。李方华同志还是该班的班长。”

8月5日,赵林收到了由乐清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辑的《宋良钧烈士传记》一书,另外他特地从旧书网站淘回了《仙居英烈》、《中共仙居历史图册》等书,这些史料中的宋良钧烈士均被记载为上虞籍。

而三天后的一通电话,让这场艰难求证迎来了一个圆满句号。

8日,赵林联系上了仙居县淡竹乡上井村党支部书记张真林。巧合的是,张真林父亲张春木是宋良钧生前括苍支队第二中队的战友,更是宋良钧烈士墓的守墓人,年年扫墓,从未间断。为方便祭扫,30多年前,张春木将烈士墓从海拔800多米的龙潭头村迁到了山下的上井村。

“烈士墓就在村道边,凡到过我们这里的人,都能看到,因而也都知道这里埋葬着一位来自上虞的英烈遗骸。”2012年,父亲过世后,张真林接过了守护烈士墓的接力棒。而接到来自上虞的电话,让他备感欣慰。

“宋良钧一家很早就离开了老家上虞,加上年纪轻轻就牺牲在外地,这是上虞一直没能发现这位烈士的重要原因。”赵林认为。

寻找亲人 

告慰英灵

“我们想了解烈士更多的生平资料,也想为烈士找到健在的亲人。”受上虞有关部门委托,赵林再次踏上追寻之路。

8月16日,赵林自费前往仙居县,在县委党史研究室收集到了宋良钧的四川字第07275号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和革命军人牺牲证明书,更宝贵的,还有宋良钧儿时与母亲在上虞和武昌生活时的合照等。

根据了解到的宋良钧父亲名为宋竹荣这一重要信息,返虞后,赵林即找到上虞家谱协会会长王伯安借阅《虞东宋氏宗谱》,从中找到了宋竹荣和宋良钧父子俩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等资料。

按图索骥,24日他又马不停蹄赶往上虞区丰惠镇虞东村拜访修谱人宋金球。原来,这位78岁的老人跟宋良钧不但是同宗,还是同辈,都为上虞潘家陡宋氏23世,“毅”字辈,因为从小就听族中长辈说起,他对堂兄一家相关情况较为熟悉,“宋良钧出生在虞东村张宋自然村,大约五六岁时随父母前往外地……”

“当务之急是找到烈士的两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希望他们或他们的后代去仙居烈士墓看看,让烈士不再孤单。”赵林说。

目前,包括宋金球在内,村里族人正在想办法取得宋良钧家人的联系方式。而在上井村,张真林和村民们也正在收集线索联络烈士的弟妹们。

上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陈飞军表示,该局正通过相关渠道积极寻找宋良钧烈士的亲人,联系上他们后,将前往仙居对接后续事宜,并着手准备在上虞龙山烈士陵园补刻宋良钧烈士的英名。“在此,也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提供有关信息,尽快找到烈士亲属。”

来源:越牛新闻原创   编辑: 厉燕军

相关阅读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