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动员 全民参与

侯 嫣

2019-08-26 10:18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前不久,来自全国22个省市的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一行到绍兴参观、学习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工作,可见我市在垃圾分类这件事上下了不少功夫,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必须面对的是,对于垃圾分类,我们还没有实现全民参与。全市垃圾分类覆盖率为73.29%,还没有实现全覆盖。农村地区更是两极分化,有的村至今还没有开始行动。老百姓的分类意识、分类习惯与要求还有相当差距。如有的年轻人,点了外卖后,就把盒子、筷子、餐巾纸、吃剩的食物随手乱扔,分类意识还不如老年人。

对此,一位长期从事垃圾分类研究的专家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垃圾分类如同一个“木桶”,法制化是它的“底座”,政府推动、资金保障、顶层设计是“长板”,但如果全民参与成为明显的“短板”,就会直接影响到垃圾分类的效率和效果。

如何让垃圾分类成为全民行动?不少地方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江苏扬州推出“互联网+垃圾分类”数据平台,市民可以利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广东东莞将回收的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向居民免费派发;上海闵行志愿者轮流值班,指导垃圾投放……这些城市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最大的实惠留给群众,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垃圾分类带来的好处,人们才会主动参与其中。

眼下,更要紧的是想法调动全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如用科技或艺术的手段变废为宝,吸引年轻人参与;把单一的物质奖励变成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提高市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热情,等等。只要多动脑筋,办法总会有的。

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在这场人与垃圾的战争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参与者,没有旁观者。当垃圾分类真正走进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当我们以“分”为荣,以“不分”为耻,把垃圾从敌人变成了朋友,我们的家园才会更美丽,我们的城市才会更宜居。

来源:绍兴日报   编辑: 雷彦平

相关阅读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