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村民20多年的“断头路”通了

2019-08-22 09:24  

打开越牛新闻客户端查看
该功能需要在越牛新闻客户端中使用,是否打开
取消
确定

近日,走进道墟街道肖金村,白墙黛瓦,小桥流水,诗意共存,恰似一幅宜人的江南村落水墨画,尽显“水韵肖金”特色。

村口处,崭新的木莲至西汇“交通枢纽区”展现眼前,碧水、庭院、墙绘、绿植,一水一桥,一墙一院,一树一枝,看不尽的活力风韵,品不够的婉约诗情,被村里人称为“阳光大道”。

然而,此前,该地块一直是肖金人的一个“心病”。“以前沿河建筑物较多,道路狭窄,消防车、救护车、殡葬车三车不进,连村民出行都要绕道,严重影响村民们的生产生活。”肖金村党总支书记张金祥介绍,“多年来为拓宽道路,我们也做过不少尝试。”曾尝试让村民将围墙拆除,但没过多久又故态重萌,邻里间矛盾频发。

2017年,借“五星达标、3A争创”契机,经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多次商议讨论,决定打通该区域交通要道,将沿河建筑物全部拆除。

这块地域涉及10多户农户,除了违章建筑,还有4处合法房屋,情况较为复杂。肖金村全体村委干部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倒排时间上门做工作。“一次不行就两次。”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有村民主动提出,若村里可以完全打通瓶颈,解决出行问题,他愿意无偿将自家庭院往内退。

2018年,肖金村拆除建筑面积3250平方米,投资128万元,建设长650米的“阳光大道”。自此,困扰了村民20多年的断头路终于被打通。“现在道路通了,我们出门方便多了,连汽车都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提起自家门口的大道,村民陈得宝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

肖金村作为道墟较古老的村落之一,村内人口众多,地域面积较小,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前没有统一规划,村民建房“见缝插针”,导致村里道路狭窄,断头路、卡脖路较多。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增加,村民出行问题愈发严重。“逢年过节更加严峻,简直比城区还堵。”张金祥介绍,尤其是516县道,每年春节都要堵上近10天。

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帮助和支持下,肖金村借助“五星3A”工作开展,下大决心、花大力气,集中拆除危旧房、“一户多宅”共计180户,约1.2万平方米。并积极开展拆后利用工作,因地制宜进行道路拓宽或建造停车场。据统计,肖金村共硬化土地4万平方米,增加车位300余只,基本解决村民出行难、停车难问题。

来源:上虞日报   编辑: 蒋超

评论

热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新评论
  • [[item.passport.nickname]]
    [[item.support_count]]
    回复 复制 举报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回复 复制 举报
    [[elm.passport.nickname]] 回复 [[elm.reply_obj.nickname]]:[[elm.content]]
暂无新评论,速抢沙发
写评论
回复: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
打开APP
展开阅读全文
为获得更好的阅读体验请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越牛新闻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