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一跃成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行者,靠的是什么?这其中有绍兴城市发展可以借鉴的地方。
一是注重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发展。改革开放初期,广东培育了一批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装备制造业企业。针对当时企业面临的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高新企业税收减免政策。政策的推波助澜,实际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在发展中可以“轻装上阵”,从而厚积薄发,诞生了一批好的企业,产生的效应远远高于预期。
二是注重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上世纪90年代开始,深圳便从北京、上海引进一大批大学,带来的正是大量的新型研发机构。想尽办法补齐要素,让一些研究机构落户、创新、做活,他们的创新能力、灵活性、机动性,可以远远高于传统的官办研发机构的效能。只要有独特创新成果的人,都给予支持和引进。
三是注重孵化器作用。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助推、加速和孵化,光靠个人和企业不行,还需要政府、创投、风投等联合起来共同推进。广东的经验是,培育很多孵化器,让成果互相PK,互相晒比,大量的创新成果通过孵化显现成效。在之后的5~10年时间里,因为创新成果不断转化,一大批企业慢慢成为所在领域的领军者。
四是加强工业企业技改。广东这几年不断降门槛,政府给予一些参与技改的工业企业一定补贴。通过技改这一积累,加上科技创新、融合创新后,发展到现在,有一批企业已经非常成功,扛过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今天的技术改造投入,就是明天的工业产值。
五是科技与金融相结合。深圳每年有几千亿资金涌入风投、创投。这两年整顿P2P,让这个行业有些困难,但我建议绍兴对一些可以挽救的、有基础的风投、创投基金,给他们生路和出路。
六是人才队伍建设。当年深圳没有大学,靠的是政策环境引进的大学。现在绍兴是自己需要办大学的时候。一个好的大学,光靠巨额资金不够,办名院校更不够,还是要靠两条腿走路。在本土培育的基础上,利用好绍兴的文脉,以文引人,把绍兴在外的大批人才,通过政府搭台、政策激励,主动招引回故乡。要靠人才引进、吸收再创新,最终才能真正把绍兴这片热土发展得更好。引进一个好人才就是引进一个好产业。
绍兴有那么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好的人才集聚平台,那么多的名家、专家,相信以后发展会越来越好,最终在全国创新发展中再立潮头。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