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下的谷粒通过机械臂装载到运输车上
这几天,在甘霖镇马塘村种粮大户过永华家庭农场,一台大型收割机正驰骋在稻田里忙着收割。“这20亩早稻,我们今天就能割完。”过永华的言语里透着喜悦。
高效农机让农民享受着现代化红利,从插秧、收割、运输到烘干,这些“铁牛”包揽了农事全过程。每年春天,翻耕机在田间耕作后,插秧机就开始插播秧苗,等到稻谷成熟,节本增效的收割机就上场了,收割下的谷粒通过机械臂装载到运输车并直接运至加工处,再送进烘干机。
流水线的操作不仅高效,更节省了成本。过永华告诉记者,现在的农机让工作效率提高了80%,如果靠人力,20亩稻田需要十几个工人,10天左右才能完成,如今仅需一台收割机和一台运输车,且一天就能完成收割。成本方面,原本收割一亩地需300元,现在只需100元左右。
以往耕种时节,300多亩田的事情都需要过永华操心,备种、除草、防病治虫,而现在连除虫都可以用上无人机了,他笑着说:“我总说自己是个种田佬,其实现在更多还是依靠这些神奇的农机。”
农业现代化和农机智能化,对农机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今年是过永华和市农机站合作的第11个年头,他也非常感谢这些年来农机站专家的上门服务,“每次农机因故障无法修理时,农机站专家都会第一时间上门进行技术指导,还会为我们推荐新型农机,让我们干活更高效。”
据了解,过永华又购置了一台新农机,过些日子,这个农场里的新“成员”将帮助他翻耕开沟,新种下玉米和芋艿。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