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中国共青团创始人俞秀松诞辰120周年。4~6月,上海举行了一系列纪念活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改造后重新开放,《俞秀松画传》首发;俞秀松诞辰120周年暨俞秀松与近代中国革命国际学术研讨会举行……
“这两天,《人民日报》《解放日报》等媒体也刊发了纪念俞秀松的文章。包括上海、老家诸暨在内,全国许多地方都在筹备纪念活动。”8月5日,俞秀松烈士继子俞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领导学生运动
俞秀松,原名寿松,字柏青,1899年出生在诸暨市次坞镇溪埭村一户书香人家。父亲是位思想进步的教育先贤,创办了当地最早的新式学堂。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俞秀松从小就嫉恶如仇,同情穷苦老百姓。1916年夏,俞秀松以优异成绩考入浙江一师。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和宣中华等人发动杭州14所中等以上学校约3000名学生,举行了杭州第一次大规模的学生示威游行,声援北京、上海学生的爱国反帝大会。
后来,又参与创办《双十》半月刊(后改为《浙江新潮》),在浙江最早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抨击现行社会制度和封建礼俗,成为当时全国传播新文化、新思想的一面旗帜。
俞秀松最早的理想是从事教育,但经五四运动的洗礼,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由无政府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公开宣称:“我此后不想做个学问家,情愿做个举世唾骂的革命家。”
1919年,俞秀松回了一次家,离家时他留下一句话:“我要等到大家有饭吃,等到讨饭佬有饭吃时,再回来。”
这一天早就到来,但说这话的人食言了,俞秀松再也没有回家。
创建党团组织
因为刊发的文章革命色彩浓烈,刊物遭到当局查封,俞秀松等人被迫离开杭州前往北平。
1920年3月,由李大钊推荐,俞秀松到上海《星期评论》社工作。5月,参加马克思主义研究会。6月,陈独秀、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5人决定成立上海共产党组织。8月,受上海党小组的委派,俞秀松负责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此后,他还参与了国民党军队与作战工作,成为我党最早的军事工作者。
1925年,俞秀松赴苏联学习,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列宁学院学习和任教,担任学生会主席、党团书记。但这次赴苏,给他一生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因对王明一伙搞宗派主义活动不满和反感,俞秀松受旅莫支部委托,几次找他们谈话,尖锐地指出其问题,诚恳地希望改正。王明等人表面虚心接受,内心却记仇怀恨。
期间,俞秀松屡屡遭到打击和排挤,被诬为“反党小集团”头子,虽经联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审查而予否定,但仍被王明所掌握的党中央视为异己。即便如此,俞秀松仍坚持原则,丝毫没有惧怕和妥协。
志坚如松长青
1935年,俞秀松被联共中央派遣到新疆,做督办盛世才的统战工作。一起被派往援疆的有20多人,俞秀松任组长,化名王寿成。
俞秀松在新疆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陆续开办各民族文化促进会和民族学校。还分期分批派人去苏联留学,而且数量很多,其中很多人后来成为新疆党政主要领导人,其中有阿巴索克、赛福鼎等。
1937年12月,因受王明、康生诬陷,加上因查办盛世才岳父、老牌国民党反动分子邱宗凌违法乱纪、谋财害命案件而遭人嫉恨,俞秀松被捕入狱。第二年6月,他被盛世才强行押往苏联。1939年2月,被苏联最高法院军事委员会错判死刑,执行枪决,时年40岁。
“小时候经常听母亲讲起父亲,上学后从报纸杂志上看到了更多关于父亲的报道,才渐渐开始了解父亲、走近父亲。”俞敏说,退休后他开始投入对父亲生平资料的收集、整理,而接触越多,了解越多,思念也越深。
“在诸暨市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俞秀松纪念馆即将在老家落成,目前正在进行最后的陈列布展,预计下月可以开馆。”身为同族后人的俞广平说,该纪念馆已被列为绍兴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点,成为各级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让更多人了解革命事迹、学习革命初心,是对先辈最好的纪念和告慰。”
评论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
[[item.content]]
[[item.ip_location_area]] · [[setTime(item.create_time)]] ·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