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亭公园
柯桥,如今被誉为“一座托在布上的城市”,拥有全球知名的纺织产业集群基地和中国轻纺城。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柯桥古时雅称“笛里”,东汉名士蔡邕曾避难于此,并在柯亭慧眼识竹,取而制笛,笛声远扬,故有“竹笛故里”之称。
柯亭笛缘于一场邂逅
蔡邕(133-192年),字伯喈,东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人,善散文、辞赋,通经史、天文,工篆隶、丹青,尤精通音律,有“旷世逸才”之称。汉灵帝时任朝中议郎,因议政得罪权贵,遭到诬陷,被判罪流放北方。不久,朝廷大赦,蔡邕获释回家,为避宦官迫害,亡命江湖,远迹吴会十余年。
蔡邕避难来到会稽,宿于高迁亭。清风吹过,亭子里响起一阵悠扬悦耳的声音。蔡邕循声察看,发现声音来自亭东椽竹,数了数第16根竹子非同一般,于是征得亭主同意,取下制成笛子,一吹果然音韵绝妙,于是就把这支笛子取名为“柯亭笛”。之后,蔡邕继续飘泊流浪,随带此笛到处吹奏,使得柯亭之名随笛而名扬天下,柯亭也被称为笛亭。
无独有偶,蔡邕在浪迹吴中时又发生一件与“柯亭识竹”相媲美的事情。当时,有吴人烧桐木举炊,蔡邕听到烧柴时爆裂的声音便叫起来:“良材也,请截为琴。”琴成之后,果有美音,其尾犹焦,称“焦尾琴”。“柯亭笛”和“焦尾琴”都是中国音乐史上的著名乐器,为江南丝竹“鼻祖”之一。
柯亭遗址,今位于柯桥区柯桥街道柯亭社区南首。据史书记载,清时尚有方亭、石牌坊和中郎祠各一座。1751年,乾隆帝南巡至此,御书《题柯亭》诗一首:“陈留精博物,椽竹得奇遇。昔已思边让,今兼传伏滔。琴同识焦爨,剑比出洪涛。汉史无能续,千秋恨董逃。”方亭四角起翘,重檐攒尖顶,上置葫芦形宝顶,四周砌筑围墙。临河建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额枋上刻“古柯亭”3字。中郎祠曾于嘉庆五年(1800年)修葺。后柯亭诸建筑均废圮,仅存“汉蔡中郎祠”隶书石刻横碑一方。2003年,当时的绍兴县人民政府在柯亭原址上建起一座柯亭公园,重建高迁亭,竖立蔡邕像,以供人们凭吊寄思。
“笛扬”化作城市精神
蔡邕是影响柯桥历史的重要人物,他当年在柯桥的一个亭子里发现竹管可以制笛,因吹奏柯亭笛而闻名于世。有人因此称,笛子的起源在柯桥,柯亭是竹笛故里。当然,此说法不尽确切。1987年,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中,考古工作者发现墓内随葬有16支用猛鹫腿骨或翅骨做成的骨笛,后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这些骨笛大多钻有7孔,明显是用来调音的,说明那时的人们已对音乐有了初步认识。如果说,柯亭的椽竹是笛中良材,又经“妙解音律、精通乐材”的蔡邕神奇点化,中国竹笛的首次亮相是从柯亭登上历史舞台的,这一点倒是毋庸置疑。
柯桥区人大常委会柯桥街道工委委员王翰樵对柯亭文化颇有研究,并撰文呼吁重视“竹笛故里”这张文化名片。王翰樵说,“蔡邕椽笛”典故告诉人们柯桥名字的出处。如今,笛扬路、笛扬社区、笛扬商苑、柯笛公园等“笛扬”之名遍布柯桥各处,既隐喻了人们对建设美好家园的希望,也体现了这座城市注重弘扬“柯亭竹”精神。柯桥人要像竹那样正直,坚守高尚品质;像竹那样虚心,博采各地之长,不断进步。希望柯桥能进一步挖掘笛扬千年的历史文脉,深入开发有关竹笛制作工艺和文创产品,打响“竹笛故里”文化品牌,让其成为时代发展的软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