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头条新闻
开启全面活化的新时代
——写在绍兴首个“古城保护日”到来之际
2019年07月15日 08:19:4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环城河稽山公园。首席记者 袁 云 摄

绍兴正精雕细刻着古城的每一寸土地。

越城区人民路府山直街口,一幢旧办公用房变身为古典时尚的阳明书院;与银泰城一路之隔的柴场弄,粉墙黛瓦的民居,正被打磨成特色鲜明的文商旅体验区;胜利路上的原市政府会议中心,将成为绍兴的名人博物馆……今年以来,数十个更新改造项目正在古城范围内多点开花。

不搞大拆大建,不限于小修小补,将非古城功能迁移出去,植入文商旅元素。这一退一进之间,彰显着绍兴古城保护理念的全新突破,古城的肌理由此面临着重新梳理,沉睡多年的历史文化资源,正被系统性全方位地激活。

以利用推动保护,将古老变为时尚,绍兴古城开启了全面活化的新时代。

绍兴模式:实现新突破

古城是绍兴的“诗与远方”,绍兴是古城保护的样板和标杆。

早在2004年4月,时任绍兴市长王永昌等50位历史文化名城市长,在北京联名发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倡议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必须遵循保护历史真实载体、保护历史环境、合理永续利用的原则。自此,古城保护的“绍兴模式”便备受全国关注。

外界认为,“绍兴模式”的最大特点是“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绍兴专家的理解是:从文保点到名人故里到历史街区再到全城保护,“绍兴模式”是对古城保护由点到线到面这一脉络的总结。不管哪一种,追求原汁原味是它的核心。

在“绍兴模式”的引领下,绍兴古城保护的大事不断:1999年,投资12亿打造环城河综合工程,奠定了古城的水乡风貌;2002年,越城区旧城改造办公室成立,拉开古城统一改造大幕;2012年,《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对古城更新提出更高要求。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绍兴古城保护模式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外部环境看,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浙江大湾区建设和杭绍甬一体化迫切要求绍兴实现城市转型,古城保护更新需要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来推进。从现实情况看,虽然之前保护力度很大,但古城内历史街区不相连、河道舟行不相通的问题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做好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的文章。另外,古城内人口过于饱和,而公共配套服务严重不足,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和旅游体验。

“这种反差,是古城保护要实现新突破的动因所在。”乌镇总设计师陈向宏一直关注绍兴古城保护的进展。他说,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经验,发达国家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之后,城市更新便迎来高潮,绍兴人均GDP已接近1.5万美元,城市从规模扩张转变到质的提升阶段已经到来。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唱好古城新城联动发展的“双城计”可谓恰逢其时。

“跳出古城来发展古城。‘双城计’为绍兴古城保护打开了新的天地,让‘绍兴模式’实现全新突破。”绍兴市越文化研究会会长鲁锡堂认为,镜湖新区可以有效承担古城非“古”功能,将古城内原有的行政、商务、科创、产业等功能有效疏解出来,为古城资源活化腾出空间,营造更有利的外部环境。

绍兴体制:劲往一处使

理念的突破,带来体制的变革。绍兴的古城保护利用正朝着全域化、制度化、系统化的方向迈进。

今年1月1日,《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的实施是一个新的里程碑。《条例》首次将古城的利用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以往以保护为主的“绍兴模式”向前迈出的一大步。而其更重要意义在于,它为古城保护利用确立了法律保障。

3月25日,省编办正式批准成立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履行古城保护利用重大政策措施研究、规划编制协调、监督资金使用等等种种职能,统筹各条战线上行动,它让古城保护利用的工作变得更为高效。

绍兴古城保护基金成立,是古城保护利用的强大支撑。基金从越城区、柯桥区、上虞区的土地出让收入中按一定比例提取,同时鼓励社会性资本参与。据估算,今年,古城保护基金可达10亿元以上。

面向全国求取真经,绍兴还建立起古城保护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吸收60余位省内外、各层次、各专业专家进入古城专家名录库,他们将充分发挥智库作用,为古城各类决策实施和项目推进,提供高质量专业化的参谋。

捋顺了体制,绍兴开始对标世界遗产的保护经验,进行古城保护利用总体城市设计。根据规划,绍兴要打造以世界遗产为导向的传统风貌区、以文旅文创为主要功能业态的活力街区,以及风雅时尚配套便捷的品质生活区。规划对建筑高度给予了明确:历史文化街区和水乡风貌带内的重点保护区高度在2层以下,檐口高度不超过6米;风貌协调区内的建筑高度在4~6层,檐口高度不超过19米……

健全的制度体系,明确的目标定位,大大激活了部门的主观能动性。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着手制订《传统民居形制导则和图集》,市文广旅游局启动研究古城旅游新模式和促进旅游消费政策,市商务局发布《特色街区相关扶持政策》,市公安局部署落实《古城交通体系调整规划方案》……

“上下齐心、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古城保护利用各个相关方同频共振,形成了万众一心建设‘共同家园’的景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金斌说。

绍兴作为:全领域活化

明确了发展方向,理顺了体制机制,绍兴古城保护利用工作充满了活力,各种创造性举措不断涌现。

环城东路人民路口,原工商大楼正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这里将成为绍兴市中医院的一部分。上周,中医院改扩建初步设计方案通过评审,扩建后的中医院不单单承担着医疗功能,还将被打造成文旅融合的综合体,成为古城内越医文化的展示平台。

这只是市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为古城所用的一个成功案例。去年以来,古城范围内的闲置办公用房不少都通过文化改造进行了综合利用,今年剩余的办公用房还将植入古城文化旅游元素,为“一城一桥三故里”建设作配套设施使用。

如何重新利用闲置的房产,做更有意义的事儿,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何俊杰提出这样一个设想:以这些建筑为主体,鼓励民间资本设立一批非国有博物馆,如金石博物馆、青瓷博物馆、唱片博物馆、根雕博物馆、油画艺术馆、钱币博物馆等等,用较少成本尽快实现绍兴建设“博物馆之城”的目标。“绍兴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但博物馆数量不多,古城保护利用进入新阶段,我们希望能抓住机会,让人们爱上博物馆,爱上古城。”

老台门是古城的另一个特色文化资源。目前,古城范围内尚存老台门100多个。如何让这些老台门变得时尚而且有魅力?市名城办正探索微更新的模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台门住户自愿搬迁,通过产权置换与整合,通过政府征收或市场收储,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修缮或改造,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实施好传统台门重建工作,更好地发展古城文化文创产业,推进古城文化旅游,提升古城生活品质。

与以往古城更新不同,今年年初,绍兴首次明确古城保护利用工作的42项清单,清单包含了政策举措制订、城市环境提升、传统民居改造、标志工程新建等多个领域。古城北入口改造提升、阳明故里整体开发、古城保护利用鼓励产业及负面清单制订等等一些备受关注的项目。如果清单完成不力,相关部门将通过考核加大问责力度。

“进入新阶段,必须抛弃靠单打独斗和一两个项目来推动古城品质提升的做法。”市名城办主任徐觉民说,当前的古城保护利用需要大兵团作战,要在全盘统筹的前提下,点燃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


作者:首席记者 裴金红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