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根本,也是绍兴在杭绍甬一体化过程中产业创新发展的突出短板。要实现加快重返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全国“30强”目标,绍兴迫切需要大量中高端科技创新人才提供强大动力和有力支撑。
但是,受城市能级低、处于杭甬间的区位劣势等种种因素制约,绍兴中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规模和水平与沪杭甬相比差距较大,吸引和集聚中高端科技创新人才的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一是招引人才的政策优势不明显。如政策对创新创业的宽容度不够,尚处在研发阶段的潜在优质人才项目申报资格受一定限制。中高端人才来绍兴创新创业的意愿不是很强烈。二是集聚人才的科创平台优势不明显。现有的创新创业平台规模偏小、数量偏少、层次偏低、服务能力偏弱,反过来又制约了中高端创新创业人才来绍集聚。三是企业主体在人才引育上的思想认识差异较大。大多数中小企业急功近利思想较重,舍不得投入和储备高科技人才和项目,参与海外高层次人才项目对接活动的意愿不强。“重引轻育”思想较重,人才激励措施较单一,导致一些人才引得进、留不住。四是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比如,注重研发的轻资产类企业的专利权质押融资目前仍面临很大困难,2018年我市的专利权质押融资额仅列全省地市第八位。由于滨海新城内生活、医疗、子女入学、交通等公共服务尚不够完善,2018年引进大专以上人才1000多名,留下的只有600多名。
为此,笔者建议,从四方面入手,着力加快我市科技创新人才集聚。
一是全力打造高能级科创大平台。举全市之力打造以绍兴科创大走廊为核心的创新大平台,推动“一核七平台多点”多个创新平台的协同发展。镜湖科技城和滨海科技城要高起点规划,制定出台比杭州宁波更加有力的招才引智政策,充分发挥绍兴高铁北站综合体的优势,吸纳高端研究机构入驻,拓展培育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高科技产业,形成有力的产业支撑。探索建立大走廊内产业政策和人才政策的互通协同制度,提高科创大走廊对“国千”“省千”等高端人才项目和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吸引力,推动更多中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创新资源有效集聚,为绍兴融杭发展赋予强大动能。
二是加强重点研发载体的招引和绩效管理。抓住产业科技创新源头,加强对引进大院名校共建研究院的总体布局、重点领域及发展对策研究,从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高度,开展顶层布局设计,着眼长远,舍得投入,有针对性地引进高水平研究院。持续推广“一个产业一个研究院”模式,加大与中科院系统、顶尖大院名校、国家级研发机构的对接力度,引进共建一批产业创新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加快新兴应用技术成果在绍兴转化的步伐。借鉴芜湖市对重点研发平台的管理经验,加大对重点研发创新载体、重点企业研究院、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院士工作站等科创平台的分类、分等次绩效考核支持力度。
三是注重产业创新人才需求分析,精准施策引才。在对我市各大重点产业的人才现状和人才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重点产业制定出台人才专项政策。如出台集成电路人才专项政策,着力引进全国乃至全球集成电路顶尖人才,加快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的集聚,为打造集成电路产业“万亩千亿”平台增添动力。
四是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服务体系。重点关注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发展环境,制定出台专利权质押融资等科技金融相关政策,将科技金融工作业绩纳入对银行的考核内容,着力补强以专利权质押融资为代表的科技金融短板,营造支持专利权质押融资的良好环境。关注中高端人才子女教育等保障问题,探索建立面向科技型企业中高端人才子女的入学指标分配机制,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安心扎根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 绍兴市科技信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