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金家工业园区外景。(图片由街道提供)
位于越城区西北片区的东浦街道金家村,民居古色古香,村道干净平整,娱乐休闲广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等一应俱全,201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850余万元。然而,上世纪90年代的金家村,环境脏乱、治安混乱,村子一度负债30万元。
这样的蜕变如何而来?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抓住机遇建园区
“转折点在于一个大胆的想法。”村党总支书记俞仙国对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的历史娓娓道来。当时,各类企业快速生长,许多柯桥的纺织面料厂到处寻找合适的仓储场地,西连中国轻纺城的金家村可谓近水楼台,占尽地利,却缺乏可以承接的土地。“我们当时就想建一个属于金家村的产业园。”俞仙国说。
机遇随后到来。2000年后,越城区计划在原东浦镇规划建设东浦工贸园区,需征用金家村全部耕地。据一位参与征地的村干部回忆,当时很多村民因耕地被征,内心不安,希望征地款到位之后村里把钱分给大家。面对将耕地款分给村民还是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选择,村干部下定了决心,“拿出资金购买土地,打造村集体的产业园区,实现强村富民的梦想。”
在全村党员和村民代表的监督下,金家村购得耶溪路一带50余亩土地,于2004年建起占地面积近4万平方米的金家工业园区。通过项目招商,吸引了柯桥纺织企业入园设立仓库,也引入了一大批小型工业企业。
直到2006年左右,金家村依靠工业园区物业出租,拿到了近300万元租金。
有了钱,村里给村民发放福利,建起了健身场地等各项配套设施。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兴奋之余,俞仙国和村干部们又有了更大的打算。在他们的设想里,工业企业的集聚仅仅是金家村致富的第一步。
乘势而上抓服务
随着金家工业园区和东浦工贸园区企业不断增加,外来人口不断涌入,金家村周边出现了一个个流动摊位,甚至逐渐形成马路市场。这一切,打破了金家村多年的宁静,也成为金家村增收致富的又一个突破口。
“换位思考,其实人口多了,带来的就是财富。”俞仙国说。之后,金家村盘活村内闲置土地资源,用于规划建设服务企业员工的生活空间。2010年,一个名叫“东浦美食城”的小吃夜市顺利落成。在这个近1000平方米的夜市内,集合了大江南北的各种美食,既满足了周边务工者的需求,也为村庄带来近40万元集体经济收入。
在此前后,村里还建起了1家农贸市场和3个综合超市。3个超市有大有小,分布在不同区域,可以满足不同需求。2017年,金家村按照城市建设标准,对农贸市场进行整修翻新,经翻建后的农贸市场一改以前的脏乱差现象,又为金家村带来了每年8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
“农贸市场+夜市+超市”,构筑起了金家村的生活服务网。通过发展园区物业经济、拓展第三产业,村集体每年收入850余万元,成为远近有名的富裕村。
着眼长远再升级
做强集体经济,是长久之计,需要持续用心经营。目前,金家工业园区共聚集了22家商贸企业,作为园区早期“主角”的工业企业仅存5家。这是金家村“有意为之”的结果。
俞仙国介绍了金家工业园提档升级的“三板斧”:通过抬高入驻门槛,淘汰一部分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引进一些高附加值、节能环保的企业;瞄准市场方向,在园区发展商贸新业态;适当放宽准入标准,吸引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大学生创业企业。
这样的“改革”举措,会不会造成入驻企业流失和物业收入下降?俞仙国对此信心满满。他认为,产业升级、园区提档都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选择。只要营造好的园区环境,就能引来优质企业落户,并形成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有一个具有可持续性发展前景的产业园区托底,金家村可以吸引更多优质资源,孵化出更多潜力企业。这种自我投资,一定会有回报。”
感言
东浦街道金家村党总支书记俞仙国: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社会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这些年,村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村民居住环境越来越好,村民连续收获了集体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证明我们的路子走对了。
回顾我们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程,每一步都是顺势而为、抢抓机遇的结果。当前,乡村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期,抢抓新机遇,谋划新方向,提升园区层次、打造高端产业,是金家村在今后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