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嵊州市黄泽镇七一村首任党支部书记、今年刚满100岁的吕银芬老人回到村子,迎接她的是4位老人,他们5人是七一村64年来的五任书记。后四任书记(后排左起为屠见标、刘淼铨、袁柏桥、周樟法)分别向吕银芬报告村里这些年来的喜人变化。(记者 张亮宗 摄)
“变化太大了!”昨天,时隔10年,再次回到嵊州市黄泽镇七一村,该村(当时叫合作社)首任党支部书记、今年刚满100岁的吕银芬老人激动不已。迎接她的是4位老人,他们5人是七一村64年来的五任书记。
“吕书记,向您报告,您的嘱托我们做到了,您放心!”现任村党总支书记、62岁的刘淼铨紧紧握住吕银芬的手,贴着老人的耳朵大声说。坐在轮椅上的吕银芬乐得直点头。
吕银芬目前和女儿住在越城区,这次回村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我们这个村叫七一村,命名‘七一’是为了纪念党的生日。我的生日也是7月1日,我就想在这里过一个有意义的百岁生日。”吕银芬笑盈盈地说。
1955年,黄泽江边,七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组建,吕银芬担任党支部书记。“江水年年灌进来,修筑大坝是头等大事。”站在当年修筑的大坝上,老人感慨,“把水患治好了,才能安心发展农业,建菜园、办养殖场。”
“您的嘱托——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这个‘讨饭书记’没敢忘。”87岁的袁柏桥身板依然硬朗,过来紧握吕银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1959年,袁柏桥从吕银芬手中接过“接力棒”。上任头一年,千余社员吃饭成问题,袁柏桥硬着头皮借来2.5万公斤粮食。“粮荒”过后,他带领社员办榨面厂和年糕厂,集体经济有了起色。
从大坝下来,路边农田成片,水稻长势喜人。“现在的稻田,好种多了!”80岁的周樟法俯身对吕银芬说。1975年袁柏桥卸任,“接力棒”交给了周樟法,袁柏桥嘱托他继续实施农田园田化改造,使农田“田成方,树成行,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便利机械化”。1979年,农田园田化改造完成,还实现了统一管理,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大队办起五金厂、教具厂等,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
“老书记,这里好几间店面房是我们村的,一年租金不少呢。”来到东直街,第四任书记、66岁的屠见标向吕银芬汇报。1983年周樟法卸任时,将5间店面房的规划图交到屠见标手中,嘱咐他务必将店面房建成。屠见标不负所托,不仅建好了店面房,还建起了黄泽镇唯一的农贸市场。全村60%的村民依靠农贸市场致了富。
“村内道路要硬化,店面房要扩建。”1993年屠见标卸任时,这样嘱托第五任村书记刘淼铨。如今,这两件事都办成了。“去年,我们村集体收入达到102万元。”刘淼铨自豪地向百岁老书记汇报,“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38万元,比嵊州全市农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多了4000元。2010年起,村里每年为全体村民交‘农保’,现在老百姓的日子可好了。”
得知五任书记聚首,50岁的郭奇灵马上收了菜摊,蹬着三轮车赶来了。“真是多亏了你们,现在日子是越过越好。”他乐呵呵地对书记们说。30年来,郭奇灵一直在农贸市场卖菜,现在已和别人合租了6个摊位,一年净赚10万元左右。“新菜场年底就要开业,我已买下两个摊位和两间店面房。”他说。“我家原先住泥房,现在住的是两层砖房。村里60周岁以上的村民,逢年过节还有钱领呢。”说起变化,69岁的村民沈小兔也感慨不已。
“七一村五任村书记不忘初心,实干苦干做出成效,正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一张蓝图绘就后,就要一任接着一任干’重要讲话精神的生动例子。”现场,黄泽镇党委书记赵国栋由衷地说。
五任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
第一任书记
吕银芬 现年100岁,任职4年,带领村民修大坝、办养殖场;
第二任书记
袁柏桥 现年87岁,任职16年,带领村民度过“粮荒”,开办榨面厂、年糕厂;
第三任书记
周樟法 现年80岁,任职8年,带领村民实施农田园田化改造,办起五金厂、教具厂;
第四任书记
屠见标 现年66岁,任职10年,带领村民建起农贸市场,建设店面房;
第五任书记
刘淼铨 现年62岁,1993年起任职至今,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新建农贸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