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过的玻璃瓶、塑料瓶、快递包装盒……生活中许多废旧物品都是再生资源,没有精细分类,最终成为生活垃圾。如今,这些可回收物品,都可兑换成绿色积分,用于超市购物。
去年11月起,我市率先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打破原有的“低散乱”回收体系,在社区布点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对废旧物品的规范回收处置进行试点。
作为全省唯一的“无废城市”试点,通过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的探索,对我市垃圾减量作用显著。今年上半年,仅越城区范围内就减少了3694吨可回收垃圾。
家门口有了废品回收站
昨天上午,越城区塔山街道花园新村居民余勤富拎着整理好的纸板和饮料瓶,来到花园社区再生资源回收站。两样废品分开过磅,电脑屏幕显示,合计0.93元。随即,这笔钱转入余勤富的积分卡内。“凭这张积分卡,可以到千客隆超市购物。”余勤富说。自从回收站开业后,家里的可回收物品不再随手扔进垃圾桶。
记者看到在回收站门口悬挂着一块牌子,上面清晰标注了回收品类型,如纸类、塑料、金属、家电等等,且每样废品的回收价格在市场回收价基础上上浮了10%左右。
“以前居民可能会卖给流动摊贩,或直接扔掉,自回收站开业后,越来越受居民欢迎,每天约有40人拎着废品过来,每天回收废品重量约300公斤。”该回收站工作人员郭永富说,“对一些大件废旧物品,还提供免费上门回收服务。”
记者了解到,市区首批建成的63个回收站试点中,越城区共36个,数量最多,柯桥区和上虞区分别为12个和15个。按照就地、便民原则,每个回收点以社区为单位进行布设,面积在15平方米至70平方米不等。回收种类包括废纸、废玻璃、废橡胶(轮胎)、废旧衣服等,可以说是除餐厨垃圾以外的绝大部分废旧物品。
在去年首批试点的基础上,今年,绍兴市区范围将实施再生资源回收二期工程,计划新建回收站77个,覆盖更多社区。其中,越城区达48个。
可回收物最终去了哪里?
那么居民集中拿到回收站点的那些可回收垃圾,最终流向了哪里?记者了解到,我市通过政府采购服务的方式择优引进了两家专业回收企业,构建起一条居民投放前端、回收运输中端和处置利用末端相衔接的“全过程”“全链条”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以越城区为例,社区门店回收的垃圾,都将运往东湖和袍江两个可回收垃圾分拣中心。记者在东湖分拣中心看到,纸板、塑料和玻璃等不同回收品种分别被堆放在不同的仓库区域,被更细致地进行了分类。
在塑料品仓库,工作人员正把回收来的瓶子进行二次分类,包括瓶盖、包装纸以及塑料瓶身的分离,比如瓶盖统一进行切碎处理,分别清理打包后,发往下游一家有资质的塑料制品回收利用公司处理。
“袍江的那个分拣中心主要处理大件物品,尤其是大件家具。”浙江仁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管理部负责人戴雪松告诉记者,这些“大家伙”被机械破碎后产生的木屑,将被加工生产成为生物质燃料。
“目前,全国各地的再生资源回收行业发展都是刚刚起步,大家都在摸索当中。绍兴启动较早,目前属于走在前列。”越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这种模式的建立,将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更多居民参与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实现废旧物品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为实现资源化利用充分和处置安全的“无废城市”目标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