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7月的研学游预约已经满了,8月下旬还有一些场次。”这几天,鲁迅故里研学游项目组长陈孜颖每天都要重复很多次这样的回答。暑期未到,研学游预约已经先一步火爆起来。“7月,我们已经接到120批预约,约有近6000人次将来到鲁迅故里参加研学游。”陈孜颖说。
作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在2003年率先推出“跟着课本游绍兴”研学游品牌,随着市场的日益成熟、品牌的不断深耕,眼下,绍兴研学游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向研学游第一品牌加速进发。
研学游人数成倍增长
暑期未至,兰亭景区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忙碌起来。“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游团队,多的时候一天上千人次。”兰亭景区主任汤晓蕾告诉记者。
自2015年下半年推出研学游活动品牌——“兰亭探寻‘之’旅”,汤晓蕾和团队不曾想到,这个项目的发展速度令人注目。2016年全年,研学游人数仅为几千人次,到了去年,就裂变成了16万人次。今年兰亭书法节开幕式第二天,景区就涌进了2500名中小学生,他们在兰亭体验曲水流觞,描红、拓印,体验书法文化。景区预计,今年研学游的人次同比增长将超过20%。
作为绍兴研学游启动最早的鲁迅故里景区,前不久刚刚公布了新收费标准——非旅行社渠道预订从每场60元提至100元,通过旅行社预订的收费从40元涨至70元。即便如此,仍然出现了“一场难求”的盛况。陈孜颖告诉记者,除了团队游客,现在个人研学游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为此,景区不得不加设了散客专场。
去年,鲁迅故里共计接待研学游人次达30万。“如果不是因为场地限制,这个数字还可以更大。”鲁迅故里相关负责人表示。
研学游课程迭代更新
业内人士认为,研学游的火爆,与2017年教育部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有关。
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绍兴,牢牢把握住了这个机遇。“近年来,绍兴研学游无论是内容设计,还是教学质量,都有长足的发展。”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以兰亭为例,自2015年兰亭书法博物馆落成后,围绕博物馆开设的课程,已经成为研学游的重要承载。“现在,我们可以针对不同年级提供不同的课程;外籍研学游客,也有相对应的课程体系。”兰亭景区相关负责人说。
而拥有多年研学游组织经验的鲁迅故里景区,则经历了从“跟着课本游绍兴”“走近鲁迅”到“三味书屋•鲁迅故里”的品牌迭代。“内容设计仍在不断丰富中。”陈孜颖告诉记者,近年来,围绕“三味书屋”课堂,教材和教具不断升级,现在一堂课的时长达到了1个多小时,除了最初的刻“早”字,读《三字经》,还增添了“鲁迅名句连连看”“对课”“鲁迅笔下人物影描绣像”等内容,十分有趣。今年,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鲁迅故里研学游还增设了“乌篷船拼装”等内容,拼装完的乌篷船,可以作为工艺品带回去,做到了可看、可玩、可留念。
千亿级市场值得深耕
一个投资1.9亿元、占地50亩的兰亭景区研学游营地项目,将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在兰亭书法博物馆附近。这个项目的启动与我市研学游的快速发展有着直接联系。根据项目规划,营地落成后能够同时提供1000人的餐饮和住宿。
“打造营地,既是针对现有研学游环节中配套产业链不足的补充,也能够反过来促进研学游课程的丰富与拓展。”汤晓蕾表示,过去,受制于硬件不足,兰亭景区的研学游课程只有半天时间;今后,随着营地的建立,设立更长时间的课程体系可期。
学、游、住、食体系的打通,将在很大程度上刺激研学游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随着文化旅游融合程度的加深,目前全国研学游的市场空间,已经接近3000亿元的规模。
“绍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有条件深耕研学游市场。”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早在2016年,绍兴就成为全国首批十大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之一,同年,鲁迅故里景区成为首批全国20个研学游景区;今年初,鲁迅故里景区、兰亭景区和杭州湾花田景区被评为首批“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米果果小镇被评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这都为绍兴向研学游第一品牌发展打好了产业基础。
政策也在为绍兴研学游发展助力。今年5月,由市教育局、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11个部门联合签发的《绍兴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出台,方案明确,通过5年左右的实践,在全市建设一批具有良好示范带头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并要不断加强研学课程建设和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助推我市研学游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