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诸暨、东阳、义乌交界的岭北镇岭北周村,有970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超过九成的老人都由媳妇照料,和睦相处30年以上的婆媳超过100对。除了婆媳关系好,妯娌之间、邻里之间也是和和气气,鲜有矛盾冲突。
这个小山村的婆媳关系为什么这么好?记者近日走进北周村,探访这个“孝德村”的秘密。
百对婆媳相处超30年
诸暨市岭北周村高台门内1088号,住着63岁的媳妇陈香姣和88岁的婆婆金桂花。她们一起生活已40年。为守护婆婆,陈香姣从没有坐过火车去过外地。对她来说,但凡出了诸暨界,都是“远方”。
入夏后,人特别容易犯困。“你们稍微等等,我婆婆还在睡午觉。”看到我们进来,正在忙活的陈香姣起身相迎,搬来椅子让我们坐。她干的是手工活,安装开关插座的零件,一个零件一分钱,一天做下来能挣三四十元。她一边穿着线,一边侧身听听屋内的动静。不久,婆婆金桂花醒了。
“婆婆摔伤后起身不大方便,得去扶一把。”陈香姣向我们解释了几句,进了屋。一会儿,婆婆在媳妇的搀扶下,在屋檐下坐下来。婆婆静静地看着媳妇干活,一边喝着“下午茶”,一边吃着酸甜爽口的野生覆盆子。覆盆子红艳欲滴,看上去很新鲜。陈香姣说,这是她中午趁婆婆午休时在4里外的山坡上摘来的。入夏以来,她每天中午都要去采一些,给婆婆补充维生素。
陈香姣说,婆婆的伤是5年前落下的。当时,她从楼梯上摔了下来,造成严重的脑出血,腿骨也摔断了。现在,婆婆身体好些了,但睡不踏实,每天夜里都要起来两次。“年纪大了,不能出一点点情况,哪怕上厕所我也尽量陪在她身边。”陈香姣说。
金桂花有4个孩子,陈香姣是她的大儿媳,金桂花也一直住在她家。以前身体好的时候,金桂花从不把媳妇当外人,每次儿子与媳妇吵起来时,她总是站在媳妇这边。媳妇生病时,也是她端茶送水,悉心照料。
“在我们村,像金桂花与陈香姣这样和睦相处30年以上的婆媳,有100多对。”村委主任周德良说,翻开村里的调解记录,很难找到一件因为婆媳矛盾和姑嫂关系而引发的家庭纠纷。
孝德,在岭北周村已经成为一种乡愁文化。该村从北宋以来就形成了一个习俗——孝德入谱,每年年底,村里的老者便会将孝德典型写进《周氏宗谱》。去年,村里请文史界专家一起整理出了很多孝德故事。村口还建起了孝德文化广场,逢年过节,组织各家婆媳“打擂台”:做糕点、包粽子、表演节目……只要村里一有活动,基本上都是婆媳齐上阵。
超九成老人身边有媳妇
岭北周村共有3700多人。大部分男人去东阳、义乌打工,留在村里的多为老弱妇孺。不过,老人们并不担心养老,超过九成的老人都有媳妇在身边照料。
在周德良的陪同下,记者来到岭北周村的敬老院。相比其他乡村敬老院,这里的人气并不旺,只有两位独居老人住着。“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基本上都住在家里。”周德良说,敬老院建好已2年了,刚开始还有人来问怎么住,后来连问的人也少了。
村里的妇女主任告诉记者,在这样一个重孝的村子里,就算老人想来,子女也不会答应。对他们来说,让老人住进敬老院是特别没面子的事情。
朱菊香和老伴今年都快80岁了,两个儿子都在金华做生意。老人们原先打算等年纪大了就去住敬老院,不给孩子添麻烦,但4年前大儿媳妇从金华搬回岭北老家后,这个计划改了。“老人年纪大了,我们在身边照顾下比较好。”大儿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公公婆婆身体还硬朗,但他们早已就商量好了,轮流回老家照顾他们。
前些天,因为梅雨季到了,村里不少在外的子女都赶了回来。岭北周村地处于山区临河地带,子女们担心老房的安危,主动回来加固。不少儿媳妇则搬进婆婆的老宅子,与老人同住。
“我们是习惯了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的生活。公婆在,我们才心安。”岭北周村另一位儿媳妇余夏珍说,她与婆婆相处超过30年,还和妯娌同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一起照看老人的饮食起居。
“孝德,已经成为岭北的一种基因。”周德良说,就在这两天,他还跟村里的孝德媳妇们商量,把留守在家的孝德媳妇组建成一支“孝德村嫂”队伍,从事养老、旅游和民宿产业,为留守在家的儿媳妇们提供一个创收的机会。他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支持。
有婆媳矛盾才是“另类”
“在我们村,有婆媳矛盾才是另类。”岭北周村媳妇周洪芳说,村里人最常说的一句话是“百善孝为先”,一代代传下来。
前两年,村里本来打算举办一场孝德家庭评比活动,最后却无奈取消了。“评谁都不合适。在岭北周村,孝德没有可比性。”村支部书记周新凡告诉记者,好家风是代代相传下来的,嫁进岭北周村的儿媳妇,想法比较简单朴素,婆婆提什么想法,基本上都照做,久而久之,媳妇变成婆婆,大家都互相体谅,孝德之风便成习惯。
“是否有跟婆婆意见不一的时候?”面对记者的提问,陈香姣回忆了半天,仍然答不上来。她告诉记者,基本上没有跟婆婆吵架的印象,年轻时基本上习惯了听婆婆的。婆婆年纪大了,反过来,比较依赖媳妇了。“以前婆婆买什么菜,我们就吃什么。现在她年纪大了,我买什么菜,婆婆就吃什么。我们都知道对方的口味。”陈香姣说,如果要说婆媳关系好的原因,也许是换位思考吧,年轻的时候把自己当成婆婆的孩子,现在把婆婆当成自己的“孩子”对待。
“岭北镇不少乡村,都注重孝德。”岭北镇党委书记王迪永说,孝德文化也推动了乡风文明的建设。如今,走在岭北周村,除了父母子女间的和睦,更有邻里的和谐,以及与陌生人的和善。目前,村里也在挖掘祠堂、牌坊和宗谱中的孝德家风家训资源,推动家风家训上墙入馆,助家风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