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柯桥·布满全球——走进宁波专场 (张钟 速写)
“喜欢绍兴,很喜欢绍兴!”张钟提起笔尖,目光喜悦,他说,每次出差到绍兴,他都会速写一幅“最美绍兴”。这一次,“绍兴城”来到宁波,他要用画笔记下“联甬”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张钟是宁波舜阳电测仪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6月18日,“宁波·绍兴周”开幕当天,他起了个大早,从余姚赶到宁波国际展览中心参观绍兴特色工业产品展,活动间隙,用画笔记录“宁波·绍兴周”的场面。
再忙也来
18日8时许,大雨滂沱。宁波国际展览中心迎来首批观众,头发花白、肩挎大黑包的张钟显得特别醒目。和一些忙着打卡游馆的观众不同,他选择了一个视野开阔的位置,从包里取出速写簿,站着用钢笔“刷刷刷”勾勒起线条来。这一站就是大半个小时。
59岁的张钟是宁波余姚人。从余姚冒雨赶到宁波国际展览中心来画画,张钟说,想给“宁波·绍兴周”留下一份特别的纪念。活动前夕,他接到宁波经信部门的邀请函,请他参观绍兴特色工业产品展。“当时我就眼睛一亮。”张钟说,绍兴带着最好的产品来宁波展示,他第一个反应是,这是一场具有宣告意义的仪式:甬绍两地,越走越亲。
尽管公司业务繁忙,张钟依然挤出时间赶到会展中心,他要用笔见证这一刻。“把如此大阵容的城市展放在宁波举办的城市,绍兴是第一个。”张钟说,给他最深的印象是融合古今、承前启后。所以,他把笔力聚焦在特别彰显这一意义的丝路柯桥时尚展上。
画笔含情
速写,是张钟的业余爱好。“这些年,特别想把绍兴画下来。”张钟说,他对绍兴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欢,特别是随着年纪增大,愈加喜欢。他话锋一转说,有时,他甚至能够理解,王阳明先生为什么选择在绍兴悟道,“这里,富有灵气!”
与绍兴的这份不解之缘,其实由来已久。“我的外太公曾经是绍兴一家药铺的掌柜。”张钟说,他从小爱吃奶奶做的“绍兴菜”。35年前,作为企业的兼职团干部,张钟随共青团余姚县委组织的访问团到原绍兴丝绸印染总厂团委学习经验。其间,他参观了东湖景区。那一次访问,是他第一次走进江南水乡、历史文化名城绍兴;也正是那一次,让他的心里有了“绍兴”。
后来,公司的产品销售到绍兴,他有更多机会“逛”绍兴。从余姚坐火车到绍兴,出绍兴火车站抄近路经下大路、上大路,穿过王衙弄、吕府十三厅旁边的小弄堂……老街、老台门、古桥,耳濡目染,可以说每一趟绍兴之行都进一步积淀起他对古城的迷恋之情。
当好使者
把笔真正落在绍兴,还是阳明先生牵的线。大约5年前,宁波余姚和绍兴两地的阳明文化研究学者举行了一场交流会。“从文化到经济,甬绍两地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脉关系。”张钟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甬绍两地有着天然的合作基因,“我也想当一名联甬发展的使者。”
最近几年,只要来绍兴,无论多忙,他都会为绍兴作画。修缮中的蔡元培故居、人头攒动的鲁迅纪念馆、装修中的蕺山书院……至今已作了30余幅。蕺山书院的门卫老伯,至今记得那一幕。“天很热,他站了两个多小时,衣服全湿透了。”这位老伯说,这是他见过的最认真的游客。张钟所作的《蕺山书院》后来在余姚日报《龙泉山》刊登。张钟用画讲述绍兴,而许多余姚人通过张钟独特的视角和线条,感受到了绍兴的独特风韵。
“将来我想办个画展,展示‘甬绍一体化’示范发展的历程。”大半年前,张钟萌发了这个想法。大半年来,他跑绍兴更勤了。上个月,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在绍兴举行,张钟自费赶来参会,除了研学,还有作画。这次,“宁波·绍兴周”,他也如约赶到。
“用速写记录绍兴所保存的部分古城神韵,现在已经见不到了,非常难得。”浙江省越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潘承玉说,正是许许多多这样的有心人,为两地融合发展不断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