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似乎只在端午常见的菖蒲,曾被古人誉为“天下第一雅”。从《诗经》起,来自山涧、野林、溪边的菖蒲,就深受文人的青睐。
在越城区鉴湖街道,有一座颇具特色的民办博物馆——会稽金石博物馆。馆长张笑荣是位古砖收藏家,也是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会稽菖蒲盆景种植技艺传承人。
在这处博物馆内,张笑荣特别为种植会稽菖蒲盆景辟出了一块区域,培育了贵船苔、黄金姬、金钱等十多个菖蒲品种,共有两三千棵。而在他位于江西的培养基地,培育的菖蒲数量更多。
因菖蒲“忍苦寒、安淡泊、伍清泉、侣白石”的特性,契合了文人的人格理想,加之四季常青、飘逸俊秀,所以历来深得文人雅士的喜爱,不仅入诗入画,还成为文房的清供雅玩。宋代杰出文学家、艺术家苏轼就十分喜爱盆玩石菖蒲。
每一盆会稽菖蒲盆景,都经过精心设计制作而成。盆景上的每一块石头、每一株菖蒲、每一片苔藓,经过搭配,用构图审美打造出一个新盆景:一块块石头做成的小假山,一片片苔藓上树立的小菖蒲,就是一个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小天地。张笑荣表示,会稽菖蒲盆景种植首选台湾吴定石,因其气孔密,吸水性、保水性俱佳,易长青苔,质地有韧性,具有自然气息。
在他心中,菖蒲是文人品格的象征物。此外,菖蒲还能提神醒脑,张笑荣说,古人读书多用油灯,有烟尘,容易熏眼,书桌案头置菖蒲,蒲香醒脑,眼睛不舒服时还可用菖蒲露洗眼。
张笑荣告诉记者,历朝历代赞颂菖蒲的诗文书画非常多,如陆游就有多首描写菖蒲的诗作,徐渭也曾以菖蒲入画。
据悉,继成功申报列入越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后,目前会稽菖蒲盆景种植技艺正在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