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端于五百年前的阳明心学,为何能够穿越时空经久不衰?当下我们研究阳明心学,传承阳明文化,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在刚刚落幕的第三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上,北京大学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廖可斌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廖教授认为,阳明心学中蕴含的创新创造思想,是绍兴乃至中国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
廖可斌表示,作为中国古代文人的一员,王阳明具有典型的“立功立德立言”的精神追求,渴望通过自己的才学与努力,推动国家进步,为百姓带来福祉。“但王阳明有别于同时期其他文人的是,他很快意识到文学的作用并不大,构建起一套具有逻辑体系的哲学思维才更重要。”廖可斌说,这是心学思想启蒙的核心原因。
廖可斌认为,中国的文学理论思维主要是从理学开始的,尤其是宋明以后,理学兴盛。但多年来,哲学研究界一直持有一个观点,理学对文学具有抑制作用。“但凡理学兴盛时,文学就衰落。”廖可斌认为,这是由于理学推崇克制、修炼,而文学往往张扬个性。
“王阳明的心学是在程朱理学之上发扬起来的,其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致良知’。”廖可斌认为,王阳明的“致良知”思想并不是简单理解的“讲良心”、“做好事”,而是通过不断反省,不断思考,慢慢形成一个独立的、丰富的、具有主体理性精神的自我,拥有独立分析、判断、选择、表达、坚持的能力,最终体会到天理。
正是阳明心学中对独立精神的肯定,廖可斌作出了“阳明心学蕴含的创新创造思想,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的论断。“没有阳明心学,就没有明代中后期的文学新潮流,也就没有小说、戏曲、民歌的大繁荣,因为阳明心学解放了思想,鼓舞人们按照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去创作。”廖可斌认为,“致良知”就是不断反省与思考,不随波逐流,一旦认定是对的,就要义无反顾地去坚持。“虽然个体在这个过程中也会走入歧途,但在那个时期,这一思想更重要的作用是激发起了内心的创新精神。”
廖可斌说,绍兴作为阳明先生的故乡是幸运的,“阳明”对绍兴来说,不仅仅是个文化符号或者品牌商标,更重要的是,阳明心学中的创新创造思想,是绍兴发展的不竭精神源泉,是这片土地的强大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