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柯桥区稽东镇举办的“工商资本·乡贤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会上,8个涉及休闲旅游、文化创意、生态农业及闲置农房激活等领域的“绿色”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额达15.015亿元。今后,在符合生态保护要求的基础上,工商资本“上山下乡”将在该镇成为常态。
稽东镇地处会稽山腹地、小舜江源头。作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其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下游数百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与此同时,这也确实给当地产业规划、经济发展带来了困惑。正是缘于此,去年柯桥区开展全国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时,稽东、王坛等镇一时间风声鹤唳,不少人感叹当地将沦为发展洼地,甚至有人以为难免导致产业衰亡、人口衰减、乡村衰敝。事实是否真如此?稽东此次凭借绿水青山引来巨额投资,作出了最好的回应。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各项要求尘埃落定,与其纠结其中徒唤奈何,不如及早认清形势,在新的制度框架内,寻求更适合自身发展的出路。事实表明,以往的种种担忧,固然有其客观原因,也与当地固有的路径依赖、陈旧的思维模式有着密切联系。事实上,当地众多的纺织、服装加工等产业,尽管确实解决了部分本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但在与其他地方的同质化竞争过程中,前途并不光明。而这种企业的长期存在,也导致此消彼长,阻碍了绿色产业发展。
“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再打开一扇窗。”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淘汰落后产能,为当地发展绿色产业腾挪出了巨大空间。从稽东此次引进绿色项目可以发现,当地有着独具自身特质的生态优势、契合自身气质的产业优势、发掘自身资质的资源优势,“百代古村落”可以成为休闲胜地,“千年香榧林”可以容纳“狐仙榧林文创项目”,“万亩红豆杉”将成为旅游度假区。这些项目,用不着“涂脂抹粉”,更可以杜绝“抹黑”绿水青山,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了最佳平衡点。
当然,让水源地度过转型发展的阵痛期,不仅当地政府要积极调整思路、转变观念,有关部门和单位也需要鼎力支持。这种支持,不限于“授人以鱼”式的增加水源保护补助资金,更需要有针对性的投入。比如在交通设施建设上,积极为其拓展合纵连横的交通圈,这次稽东之所以能引进“金凤凰”,杭绍台高速的建设就功不可没。比如要注重周边地区对当地的引领,像新成立的兰亭文化旅游度假区,就要在谋篇布局之时,将对王坛、稽东的辐射带动纳入规划范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始终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充分合理利用好优质资源,环境保护就没了后顾之忧,乡村振兴就有了活力之源。稽东的例子,相信能给我们以深深启迪。